第168章 全文完(2 / 4)
偏爱才继位的,如果前太子安王足以胜任皇位,大公主真能抵抗秦梁的游说吗?
庆阳明白聂鏊的意思,也明白人至察则无徒,大姐能抵抗住五十万两银票以及扶植亲弟弟篡位的巨大利益而投靠她,已经足以取悦于她。
二月初八,御史台、大理寺与负责彻查北营叛党的张玠三位京营统领正式结案,雍王、秦梁平时虽然拉拢了一帮官员来往密切,但谋反一事秦梁只告知了少数几位心腹,包括邓坤邓泰兄弟以及北营的几位武官,连雍王妃邓氏都被蒙在鼓里,秦梁只用一句“这样对咱们全家都好”就让邓氏甘愿把自己折腾出风寒重症了。
对于北营那些没有参与这场谋反却与雍王父子交情匪浅的武官们,庆阳没有直接罢免他们,而是命兵部通过文武考核重新从北营的四万五千多人中按照才干选官,只要那些雍王提拔的旧官有本事,庆阳还是会继续用他们,没本事的自该让贤,当然,北营的正副统领是庆阳钦定的,正统领为原来的御前军统领薛业,副统领是冀州总兵郭彦卿的长子郭骋。
承袭了济宁侯爵位的李裕长子李行远,被庆阳从孝中拉了出来升任御前军统领。
李行远今年三十六岁,二十多岁时被先帝派去边军历练,身形一直都保持得不错,虽然比张肃、秦炳等武将要胖一些,却也没像他年纪越大越懈怠的父亲或游手好闲的三弟李孚远长成一个会被顽童指指点点笑话的大胖子,又才经历过父亲的去世,瘦了一圈的李行远便更拿得出手了。
本以为父亲走得那么荒唐,新帝大概不会再重用他,骤然得知自己直接高升御前军统领了,李行远在侯府接旨时便当着一家老小的面哽咽出声,换上官服进宫谢恩时更是把额头都磕出血印了,涕泪横流地表着忠心。
庆阳看着李行远与李裕有六成相似的面容,问:“四大京营里在朕面前证明过其忠心的武官大有人在,知道朕为何选你吗?”
李行远不知,早在小公主及笄之前,李行远就远在冀州边军历练了,少时的他无缘给小公主当玩伴,及冠后也少有机会在小公主、皇太女面前表现,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李行远只在小公主带兵征讨东胡时在小公主帐前效力了两三个月,且他只管听候差遣,很少能跟小公主搭上言。
庆阳笑道:“朕第一次记住你的名字,还是朕五岁那年,敬王邀了几个勋贵子弟到宫里玩,其中有个叫李孚远的小胖子,跟敬王抱怨他有个比他爹还要严格的大哥,连他早上起迟了都要管,还不许他随意打骂下人。”
李行远:“……”
五岁,皇上居然还记得五岁时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