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气氛,气氛(3 / 4)
:“父王,我们明日就能入城了。”
这一年的九月二十日,太后寿诞前三天,分布在各地的大大小小十几名藩王全部到达京师,来为太后贺寿。
京师一时间比往日更热闹上几分。
到了二十三那日,庾太后在宫内举办宴会,遍请群臣以及家眷,当然更少不了将各路藩王奉为座上客。
藩王们虽然身份尊贵,但在血缘上却都是皇亲,遂以国礼减半相待,由魏王和楚亭林负责接待。
谢斓和母亲谢太太也受到邀请,谢太太及其他贵妇人和王妃们坐在一处,谢斓等重臣之女则坐在公主郡主们那一堆里。开宴后,歌舞杂戏不断,席间气氛热烈非常。
皇帝不过稍微坐了坐便走了,留下太后和藩王们联络感情。藩王们纷纷向太后敬酒献寿果,送太后的礼物早一日便送入了宫中,今日不过是走个形式,仅呈礼单。
这礼物也全都送得很巧妙,依次念去,有的贵重有的寻常,大多是中规中矩。谢斓觉得太后也挺辛苦的,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替皇帝出面笼络藩王,对他们送的寿礼挨个赞赏,且对每一位藩王的赞赏都不重样,着实挺为难她老人家的。
琅琊王坐在人群之后,很不起眼,也无人上前与他攀谈,一直在独自饮酒。
其他藩王有美有丑,有的气质通透,人也随和;有的谨慎恭顺,唯唯诺诺。除了琅琊王无人敢靠近外,临淄王据说封地最为富庶,此次送的寿礼也最为贵重,席间说话也中气十足,对上前敬酒之人来者不拒。
还有一位也十分打眼,便是来自北方燕地的燕王。这位藩王在北方虎据雄兵,治军严厉,连对治下的百姓也行军法管制,为人略有些严苛。为此还曾被御史参奏,说他御下过严,百姓有怨怼之声。燕王呈奏辩解说北地苦寒,若非如此,恐百姓南逃,边关难守。
此人双目如鹰隼,神情肃穆,几乎不曾笑过,胆小一些女眷都不敢朝他的方向望。不过这并不妨碍大家欣赏燕王世子的美色。
这位燕王世子年约十七八岁,他从一进殿开始,就吸引了一众目光。
听说他是燕王世子后,众人几乎不敢置信。比对了一下燕王的模样,大家纷纷猜测已故的燕王妃定是位上等美人,否则生不出这样美貌的儿子来。当即便有人拿他和同殿的周琅,楚亭林和景岳相比,都说不分高下。
却说坐在谢斓身边的是一名娇滴滴的小美人,谢斓觉得她一直在打量着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