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城之战 111 番外下(1 / 13)
小蓓(喝矿泉水):“您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咕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崇拜强者的心理倾向。比如英雄故事人人爱看,英雄做事的时候其实就是独裁的,甚至侵犯人权、动用私刑。这种人物和情节设计就是在迎合受众的心理倾向。以民主和法律为主题的电影没人爱看。不服来辩。”
女生a(不开心):“爱看英雄故事又不等于赞成独裁和私刑。恰恰因为人们在现实中不能这样做,才要看故事发泄嘛。”
小蓓:“‘在现实中不能这么做,所以要看故事发泄’——你这等于承认了‘虚构故事是对现实的反弹’。那我是不是可以说:受众对现实中的民主和法律不满,所以潜意识地呼唤独裁和私刑?大家咋不呼唤更高水平的民主和法律呢?”
女生c:“民主是动物本能,这给我的感觉像是自然法、决定论。自然法是否存在应该是有争议的,而且有可能是一时一地的社会价值抽象。”
教师:“好问题。可以当课后作业。下一个概念:‘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假设余院长、许院长、韦斯特老师竞争紫凌书院院长,然后小爱、小蓓、小曹你们三个是选民:
小爱的偏好是:余院长>许院长>韦老师;
小蓓的偏好是:许院长>韦老师>余院长;
小曹的偏好是:韦老师>余院长>许院长。
问题来了。
小爱、小曹觉得余院长>许院长,所以余院长>许院长是多数人的选择;
小爱、小蓓觉得许院长>韦老师,所以许院长>韦老师是多数人的选择;
小蓓、小曹觉得韦老师>余院长,所以韦老师>余院长是多数人的选择。
于是‘多数人’觉得余院长>许院长>韦老师>余院长>许院长>……咦?是不是导向荒谬了?无限死循环吗?衔尾之蛇吗?任何以多数原则为基础的决策系统,总存在这么一个不能传递的结果。”
小曹(即女生c):“这个定理只能证明‘投票无法体现多数人的偏好’。我们可以像设计科学实验一样,采取各种办法稀释群体非理性、中和不利因素,避免投票制度形同虚设。”
教师:“对,理想流体不可能存在,不等于水流不可能存在。‘理想民主’从原理上看只是个伪命题,不等于在具体实践中不能贯彻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