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伍(2 / 4)
前探问,话还未张口,一武当弟子便对天枢行了个道家礼后,轻声道:“侠士若是要上武当,还请解下兵器。”
姜希夷的声音随着风一起送到了两位武当弟子耳中,十分清晰,“为何要解兵器?”
另一武当弟子道:“因为此处是解剑岩。”
武当山,解剑岩。
江湖中人敬佩张三丰为一代宗师,武功品行皆无可挑剔,遂在此处都会将兵器卸下,交于山门弟子。
在江湖中行走的人,即使没亲眼见过,但至少也是听过的。
武当派立于武当山天柱峰,而天柱峰为武当山最高峰,三面绝顶,只有一条窄路能直达天柱峰上武当门内,而在这条小路中间,有一块巨岩立于路边,武当山门亦在此。
岩上有许多空洞,也插着不少兵刃,那些都是不听山门的武当弟子的话,强要将兵器带上山的人留下的武器。
此习俗发展至今,若有人在此处不解剑,一是得罪了张真人,二是得罪了武当派。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一会儿人上山后,自然会有山中弟子将兵器送还。
姜希夷听七杀一番解释后,点了点头,对着两名武当弟子道:“他们十三柄剑,交于你们,自然是可以,可我的剑,我却怕你们拿不住。”
姜希夷说的十分诚恳,也没有炫耀挑衅之意,两名武当弟子对视一眼后,发现对方皆不能解这位女侠话中意思。
一武当弟子对姜希夷道:“请问女侠,为何我们拿不住你的剑?”
姜希夷道:“因为我的剑只有我自己拿得住。”
这一句话,本应霸气异常,可她说的平淡如水,一时间叫人不知该如何应对。
另一武当弟子道:“还请女侠将剑取出,我们自然知道,拿不拿得住了。”
姜希夷点了点头后,从腰间拉出了那柄她从未离过身的软剑。
风吹过,那两名武当弟子身上一抖,皆是被寒气侵了体内。
再看那柄剑。
这是一柄什么样的剑?
无鞘,剑锋锐利,剑身轻薄,亮如日月,寒似冰雪,白玉吞口,银制剑柄。
剑柄上缠着一段丝线,为的是握剑的时候能更用力一些,若是手心出汗时,亦可不至于打滑,这是江湖上使剑的人都会的法子。
形制特殊,不似现在用的剑,白玉剑锷上雕刻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