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大叔墨翟(3 / 4)
"墨巨子,能不能让他留在鸽房,我那正好缺人手。"许鸽子对墨子说。
"你愿意吗,许傲琨他想让你帮他一起喂养鸽子。"墨子向钰萱问道。
钰萱从来没有喂养过鸟或者其它的禽类,但想到这里可以成为一个容身之地,便点点头说:"我愿意,愿意。如果墨巨子您收留我,只要有安身的地方,我就很感激了。"
墨子说:"你不必叫我巨子,巨子是我们墨家组织里领袖的称法,你非墨家弟子,自然不必这样叫我。"
钰萱在心里盘算着到底该如何称他,如果叫他墨子,总让她觉得自己是在称呼遥远历史中的那个和她毫不相干的春秋战国大思想家,于是她灵机一动,说:"那我就叫墨先生吧,可以吗?"
他笑着点头算是默许,钰萱转而对许傲琨微笑,说道:"许鸽子,我跟着你走吧,我一定帮你把鸽子喂好。"
在鸽房住下来之后的十多天,钰萱再也没机会和墨子单独说话。但这却在这里逐渐的了解着墨家组织,了解着墨子。
墨子广授弟子,他每隔一日就会在钰萱最先以为是私塾的地方讲课,将他"兼非攻、尚同尚贤"的思想进行传播布道,墨子时而言辞铿锵,时而悲悯天下,众墨家弟子会诵读一些墨家言论,那朗朗的声音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认同。
在一千多年后的宋朝,范仲淹自诩自己是"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人,而此时站在钰萱面前的战国墨子何尝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忧与乐,更是超越的国家的概念,他的忧与乐只关乎黎民与苍生。
通过和许鸽子交谈,钰萱也更加了解了神秘的墨家组织,这里有墨者近300人,除了宋国的总部,墨子培养出来的杰出墨者分布大江南北,他们被墨巨子派往各个国家走入仕途。
但无论在哪个国家任职,这些墨者他们依然效忠于墨家巨子,恪守墨家的思想,为兼非攻,阻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墨家理想而进行着社会活动。如果说老庄是最出世的门派,那么这墨家就是最入世的组织。
钰萱和这些墨者接触也才知道,这些墨者几乎都来自社会中下层的手工业者或农民,平时也耕种、。
许鸽子对钰萱说,就连墨翟本人,也都是没落的贵族家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