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虚张声势(2 / 5)
出了问题。
说来也怪,那批军粮在过汨江的时候,江面上天气突生变化,一时间狂风大雨,让运粮船队发生了翻船的事故,备足了8万大军,消耗一个月的粮食,有一大半都沉入了江中。而随着熊章所率王军,开拔起运的粮食却并不多,数量只够左中右三路大军在路上所吃,以及到了疆场之后再最多坚持4、5天时间。
钰萱从墨子口中听了了这样的消息,并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墨子告诉她:"一旦消息在军中传开,必然让士兵觉得天时相违、出师不利,从而导致军心不稳,挫伤士气,若这样的消息传到敌方耳朵里,那更有会让吴军故意拖延时间,按持久战的打法,将楚军拖进弹尽粮绝的地步。"
"那可怎么办?"钰萱听了师傅的分析,着急的问道。
"熊章沉得住气,对于这样的不利消息,我是今天才得知,而他已经早就知晓,并已经想到了办法。叶公有粮,楚王已经联系上了他,他倾囊相助,愿意提供粮食。"
"叶公是谁?"钰萱不熟悉,又问道。
"他和楚王熊章一样是芈姓,沈尹氏,叫沈诸梁。他的曾祖父就是楚庄王。熊章的父亲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边疆重镇叶邑为尹,沈诸梁便在那里养兵息民,发展农业、治水开田,让百姓休养生息,颇具政功,此人被人称为叶公。这人挺会打仗的,24岁就战功卓著。"墨子捋了捋胡,告诉钰萱。
"不过,叶公的封地,并不在我们即将要路过的地方,如何将粮食运输过来,熊章虽然为难,倒也想了办法。"墨子接着说道:"现在我们左、中、右三路大军,即将分别行动,楚王带着我们所在的右军和部分中军,继续奔赴吴楚边境,而中军的一部分汇同右军,则要绕道去叶公的封地,拿到粮食,再赶来与我们在疆场汇合。"
"师傅,那我们先到了吴楚边境,吴国会不会趁着我们楚军人少,而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钰萱听了熊章的取粮计划,担忧的又问道。
你想到的问题,楚王也想到了,他刚才下令马上要召开军事会议,商量对策,他让我也参加此会。"墨子告诉钰萱,并在对钰萱说完后,立即起身向楚王的王帐走去了。而这样类似于高级参谋的军事会议,墨子受邀,而钰萱却并没有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