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辞别师傅(3 / 4)
国已经三个月了,想回宋国墨家大本营了,师傅不陪你与乙鸣相认了,行吗?"
听到师傅这么说,钰萱心中的不舍之情更加浓烈。但她虽然很舍不得与师傅分别,却并没有挽留墨子。在钰萱眼中,墨子把他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墨家的组织上,他所想所做的都是为了追求国家与国家之间"兼爱非攻",人与人之间"兼相爱、交相利"这样的大爱,钰萱实在不想因为自己这些小情小爱的事情,耽误墨子的时间,绊住他的手脚。
中午,钰萱提议,她要为师傅做了一顿茴香馅的饺子。在现代,钰萱的姥姥、姥爷是山东人,她记得每次春节父母和她一起回老家团年,姥姥总说"滚蛋饺子接风面",到了老家第一顿饮食,必定面条,而离开的时候,姥姥则一定会包饺子。那时候姥姥说,长长的面条是是希望家人回来能住得长久,短胖的饺子则是希望家人的离开很快又能盼到归期,"滚蛋饺子接风面"这才算圆满。
时光恍惚回到2400多年前,钰萱也用现代的风俗与师傅墨子告着别。
师傅和面,钰萱包馅。饺子起锅,钰萱和师傅围在桌上,吃着这一顿冒着热气的滚蛋饺子,虽然她手艺不佳,让饺子的味道不如自己在姥姥家尝到的那么鲜美,饺子的形状也软塌塌的不太好看,但这是钰萱的一片心意。
师傅墨子对于钰萱来说,两次救她性命,再次给了她家人般的温暖,师傅墨子早已从那个高高在上的战国大家,成为钰萱心中如兄如父的亲人。
此去一别,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战国时代,不知什么时候她还能与师傅再见上面。师傅的宏愿,钰萱作为后来人,知道不可能实现,但她作为墨子的徒弟和家人,她只希望他能平安、健康。
那个晚上,墨子又把他送给钰萱的那把长剑的剑柄用灰色的布带再缠了一遍。钰萱回忆起师傅送她这把剑时,他的风轻云淡,自己的惊喜无比。看着布条在墨子长满茧子的手中上下翻飞,钰萱也回忆起,在和师傅离开宋国来楚国的路上,师傅发现她的脚磨破了皮,他蹲在她跟前为我缠脚的情景。
那时,他也是这样的神情专注,微微蹙着眉头,用长着茧子的手,在没有创可贴,翻飞着手里的布条。
墨子把没有橡胶保护套的剑柄缠得妥妥的,然后又递给钰萱。接过墨子手中宝剑的时候,钰萱的鼻子一酸,眼泪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