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赈灾济民(上)(3 / 5)
,它名为钩城。钰萱听到此地名,只觉得有些奇怪。
乙鸣告诉她,此地的得名是因为它位于汉水的支流皮崇江河流流向如一段弯钩的位置。正因为皮崇江在钩城之前,都是在穷山峻岭中流淌,而一入钩城地势骤然开阔,平原万里,河面变宽,也因此特别容易发生水灾。
"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弯截角"钰萱忽然想起自己在都江堰游览的时候,听过的话,自言自语的喃喃说道。
乙鸣听了钰萱的话,很有兴趣的问:"你说的是什么,我觉得有点意思。"
"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父子留给后人的治水方略的概括。"但这话她也是游览都江堰的时候,听导游说的,当时她作为游客,因此也只是随便听听,现在让她说出具体的意思,这还真有点考到她了。
钰萱试着翻译了一下:"'深淘滩'是指河流深的地方,要掏,'低作堰'是指修堤堰不要修得太高,'逢正抽心'……嗯,嗯,我不知道,'遇弯截角'大概是说要把弯的河道,曲角改直。"
乙鸣听了钰萱完全基于字面,吞吞吐吐的解释,皱了皱眉头,又念了一遍这句话,然后一边思索一边慢慢说道:"'深淘滩',在淤泥淤积成滩的地方,需要将淤泥挖除,使河床变深,'低作堰',是指地势低的地方,要有河堤,还是说河堤不要筑得太高,我一时捉摸不透,'逢正抽心',大概是和深掏滩,一个意思,就是说要将河床的泥沙清理,'遇弯截留',就是要将河道变曲为直,弯曲的一面堤岸,受到水流的常年冲击,此处最容易决堤。李冰总结得真是精辟!"
被乙鸣这样一解释,钰萱就更明白这治水方略的意义了。她佩服乙鸣的睿智与领悟力,赞赏的说道:"有道理,我虽晚生于你2400多年,但对这治水的科学阐释,还真不如你呢。"
乙鸣得意的笑着说道:"你夫君要治理国家,当然要比你聪明一些。"
住在钩城的第二天,他们起了个早,乙鸣说他要先去看一看灾民,然后再去看一看冲回的河段看一看。
水涝之后,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