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书院伊始(2 / 3)
,淳歌看着那些一脸茫然的学子,问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在诸位之中有七八岁的稚子,以后束发的少年,零零总总越是五十余人,诸位或许不知,在最初足有千余人愿来我青山就读,而我青山独独招了诸位,这又是为何呢?”
淳歌这问题可是困恼了一众学子的大问题,他们也不是很清楚,若是比才华,那几个被青山拒之门外的人都是小有名气的才子,若是比家事,好些个达官显贵的子女被隔在这道高墙之外。他们还真就不知道自己有何德何能,竟入了这眼高于顶的院长的眼。
“先生,我也很好奇这个问题,和我一起报名的人,他的文章做得比我不知好上多少,可青山却招收了我?”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静寂的人群中脱颖而出,说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是啊,世上的人千千万万,我怎么就看上了你们呢。”淳歌坐在轮椅上环顾众人,笑道:“但你们可知晓,书院可成就一个人的学识,却不能造就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于一个心性歹毒之人而言,学识是他手中杀人的利刃,一旦出鞘必然见血。”淳歌朝着那孩子和蔼一笑,道:“而我青山书院并不愿做这些人的磨刀之石。”
“凡我青山学子,绝不存害人之心,绝不行伤人之事。”淳歌环视众人,见许多学子的脸上露出了哂笑之意,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在如今这个世道,不伤人不害人的人,便是被人欺辱之人。
“然”淳歌双手紧握轮椅,借力而立,背手而战,坦然道:“我青山书院之人,并非软弱无能之辈,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故而,我青山所教之学子,不动则已,一动必惊人。”淳歌成功地看到了所有人惊讶的模样,接着道:“我青山所教的便是如何一鸣惊人,所愿传授之人,也必是心性德行较好之辈。”
淳歌的青山书院最重要的宗旨,便是德行的教育,重德而不重名声。淳歌就不行,他这满书院的大儒,还叫不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这便是他选人选德的根本原因所在。
听了淳歌一席话,尤其是见到原本安静地坐着的淳歌,猛地站了起来,那种不怒自威的冲击,那种平静之下的波澜,一次又一次地敲击着所有人的心,他们第一次这么渴望成为淳歌口中的青山学子,第一次这么渴望成为淳歌所说的人。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十个人的眼睛,死死盯住淳歌,那一抹纤瘦得可以被一阵风吹走的人,这个人使他们的院长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