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再相见,人事已非(2 / 4)
及亭阁点缀,山墻起伏,飞檐翘角,构成生动景象,与自然景色取得有机结合,因而收到“骨色相和,神彩互发”之效。
书院建筑虽较封闭,而环境的开拓则十分开敞,两者相互映发,构成有机联系,反映了书院教育的特点,成为沟通天人关系的一种显现。学者在其中把置身宁静闲适的大自然、寄情山水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自然恬淡的心境和宁静幽美的山水悠然合一。
青山书院严谨的建筑群体,是社会群体意识的表现,反映了“礼乐相成”的思想。书院都有包括讲堂、斋舍、书楼、祠堂在内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从每个殿堂厅房所居的位置、装饰到总体格局都遵循纲常礼教的严谨秩序,使书院师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政治伦常的观念和秩序之中。
青山书院建筑以讲堂为中心,中轴对称,庭院天井组合,布局严整。中轴一般三、四进,即由大门、讲堂、祭殿和书楼,或两者结合,依次排列,亦有增设二门、文昌阁等建筑,多达五、六进,体现了书院以讲学、藏书、供祀的“三大事业”的主体地位。斋舍则对称分列于中轴两侧,或前或后,各成院落,以满足居学读书的需要,少则数间,多则数十、百间。其它厨湢仓廒、亭台楼阁,则因院因地有别,相应配置,不拘一格。
青山书院与其他书院最大的不同便在于,它的除了有书院中最重要的讲堂之外,在书院的两侧均由良田种植着五谷及药材,在讲堂的正后方还有一个练武场,供学子强身健体。书叔带着阿奴参观书院,还时不时地介绍学堂的特点。阿奴第一次知道青山书院竟不止是一个简单的闻到解惑的地方,他包含了天文地理,行军大战,农业耕种,商业交易以及医术的望闻问切,而且在每一个行业的授课上,青山书院都请到了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授课。例如王公与夏之流会传授行商经验,秋神医会传授医术秘药。
在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青山书院都将涉及,却汇集了有苏最顶尖的行业翘楚传授经验,阿奴能想象得到在不就得将来,这个有苏最为厉害的各行各业人物都将出自青山书院,青山之名终有一日会扬名天下,无一家书院能再出其左右。
阿奴心中的震惊不可言喻,他以为淳歌的心冷了,真是想归隐做个当世大儒,可事实上呢,淳歌布下的局不可谓不大,若是淳歌真的不愿再入世,有怎么可能会让青山书院成长到那样的地步呢,唯一一种可能便是在三年前淳歌便想这借由书院重新回到众人的视线。
不得不说阿奴跟在淳歌身边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