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提醒(2 / 3)
宋半夏听着觉得很有道理,点头道:“去岁起,到绣坊来做衣裳的人越来越多,我就想着扩大生意来做衣裳。为此,我特意请了两个裁缝师傅来。不成想,最好的裁缝就在眼前,差点叫我错过了。月桂姨,你以后帮着我做衣裳如何?”
“这......我要做的不好,你岂不是亏本了?”徐书怡有点犹豫地道。在她看来,绣花和裁制衣服完全是两个概念。她如今对绣花越发熟练,偶尔也会来一点小小的创新,但要说到裁制衣服,她就没多少信心了。
这个年代的裁缝,要懂的东西其实有很多。光从设计这一点上而言,或许受过无数古装剧熏陶的她会比其他裁缝来得好一些,但也仅此而已。再者说了,她也不敢保证自己拿出来的款式就能够得到大越国老百姓的喜欢。
宋半夏却宽慰她道:“月桂姨,我们慢慢来。不瞒你说,廖夫人走的时候我就跟她约好了,说会让你帮着做身衣服。所以......月桂姨,这个忙你可一定得帮了,不然岂不是叫我失信于人?还有,你帮廖夫人做完后,也得帮我做一身,好不好?”说到后来,话语中带出了几分撒娇。
徐书怡忍不住点了一下宋半夏的额头道:“好好好,只要你喜欢,我一定给你做。”
又说了一会衣服上的事情,宋半夏忽然问道:“哎,月桂姨,我今儿吃饭看到隔壁桌坐着一个颇为貌美的小姑娘,却不知是哪个?”
徐书怡回忆了一阵,问道:“你说的可是穿斜襟荷叶袖短衫的姑娘?”
“是,我看几个年轻姑娘中,就属她穿得最好看,人也长得好。她也是你们村的?”
“她不是,她住在另一个村。我没告诉你么,庆和过年惊马受伤,就是同这位姑娘的弟弟有关。我们两家,说起来,也可以称得上是不打不相识了。”
“是吗?”宋半夏感兴趣地道:“没想到里面还有这番缘故。你可知他们家是什么人家?”
徐书怡思索了会儿,答道:“不是很清楚,等我问过孩子他爹才知道。”
宋半夏听罢,故意转头看了眼门的方向,随即凑到徐书怡的耳边小声说道:“月桂姨,我不知道有没有看错,应该是这位小姑娘和庆和弟站在一起说话了。”
“你在哪里看见的?还有其他人看见吗?”徐书怡赶忙问道,她怕看见的人多了会传出闲话来。
宋半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想了想后才说道:“别的人兴许也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