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8 / 10)
自然应该取得胜利的结果。
只是怎么胜、胜到什么程度,就得看皇帝的意思以及上将军如何调度军队去打了。
皇帝的意思是:能把北蛮打得多残就多残,最好将他们打得未来一百年都没胆气想着要朝中原的方向走一步。
而上将军对这场战事有着更大的野望,他不仅要将北蛮打残,更希望将他们驱赶到更北的地方,把他们赶到沙漠的另一边、冰山极地的另一边,赶到天涯尽头,永永远远都不会再回来,然后将关外这一大片草原收归为国有,日后当成新朝的牧马场。
这是新朝最显赫的功绩,远胜所有前朝的伟业;是他周盛上将军军事生涯里将被铭记千古的伟大成就!往上数三千年从来没有人能办成这件事,顶多将外蛮给赶出关外,把城门关起来就自认为胜利。
是恶犬就该打死,打不死就该把它们驱赶到山穷水尽处。只是关在门外,算什么回事?
所以,原本简单就能打胜打完的战事,因为皇帝与上将军有一致的理想,于是这场战事的时间自然就得拉长。为了达成目标,三十万大军的归期就不定了,全都带到关外打蛮子去!务必要让那些曾经入关恣意将中原大地当猪狗凌虐的北蛮人也尝尝相同的滋味!
哪个战场不死人,是吧?即使是打胜仗的一方,也是会有战损的。
上将军有四个最倚重的大将,掌管的都是最精锐的兵,而这些兵,永远是战场上最强的战力。在发挥强大作用猛捞军功的同时,「战亡」这两个字也是挺容易出现在军报上,因为他们是先锋,永远冲在军队最前面。
破虏营正是先锋第一营,战力最强,战损较少,却不表示不会死。因为他们很强,所以接的任务往往也是最困难的。
比如说,这一次破虏营奉命领五百精锐突袭北蛮东王庭,把整个北蛮东边最大的势力给摧毁,生擒东王族成员无数不说,还把几个掌握大权的王都给砍死了。这是一场漂亮的战役,但并不表示没有伤亡。
五百个精锐,死了一百二十二人,轻重伤有一百多人,实在算是大出血了。
战报送回军中大营时,上将军将战亡名单一一看过。这些都是他的精兵,培养他们花了难以计数的财力物力心力,每损失一个都足以令他肉痛,但战争就是如此,他们身为军人,就必须习惯。
「这战亡名单……没少写一个人吗?」沉吟了良久,上将军低声问着军营里的另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