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墙角(4 / 6)
一个说最近盐卖得不好自己仓库里还有囤货。
一个说资金周转不灵账面亏空入不敷出。
一个说如今漕运涨价骡车难租,又有其他家的盐铺还在虎视眈眈,逼得他们不敢涨盐价,实在是世道艰难无法生存。
谢老爷听完大家困难,沉吟许久,终于决定,再为百姓着想,也不能亏着自己的饭桌,既然其他地方无法省俭,就只能在收盐的价格上再压上一压了,左不过现在盐户手中盐也卖不出去,亏些收了,但结现钱,也是好事一桩。
各位掌柜齐齐大赞谢老爷高瞻远瞩菩萨心肠,实在是商家表率万民景仰。
夜已深,各位掌柜奉承许久才各自散去,回去好好清点一下自己手中还能周转的银钱,好第二天去和盐户杀价。
曹仝摸来易北身边,想把人带走,却见后者冲他摆了摆手。
"不太对,再听听。"
盐价一贯稳定,各个世家都有各个世家的渠道,市面上不太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涨跌波动,为何谢老爷想要压下收盐的价格?
成本降低的直观后果就是利润增加。
想想谢家和太子的联系,易北第一反应就是太子缺钱了。
太子最近为何需要大笔的银钱周转?
易北很是努力的回想了一下几辈子以来最近三年的动向,实在是没想出来最近京中能有什么大变动。
如今太子和易贤的势力都被打压,按说应该是好好待在家里修身养性,提高自己在天子心目中度过形象才对。
就是因为现在局势如此,他才敢放心大胆的离京啊。
大概是从屏风后又转出了一个人,曹仝听得清楚,便没再动作,又缩回了自己蹲着的墙角。
"老爷。"
年轻的声音还带着三分书生的谨慎和恭谨,易北从没来过安乐郡,也没和谢相的族弟打过交道,只觉得这大概就是个军师幕僚清客一类的人,用来出谋划策,便也没太在意这个声音是不是自己从前听过。
谢老爷嗯了一声。
"京城里怎么说。"
"十一皇子……不,现在应该叫安乐王殿下了。"
年轻的声音似乎是笑了笑,又像在模仿谁一般。
&quo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