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郑三保的后人(2 / 4)
1405年),拜里米苏拉遣使入京,朝拜永乐皇帝,大明永乐七年(公元1410年),拜里米苏拉再次遣使入京朝拜,永乐皇帝大乐,敕封拜里米苏拉为满刺加王,满刺加也就是麻六甲的译音。
在大明的支持下,当地不再从属于大城王朝,大明永乐九年(公元1412年),拜里米苏拉正式进位为王,建立满刺加国。
满刺加立国后,与大明的关系非常密切,郑和下西洋时,在麻六甲城建立了最大的物资中转站和最大的补给基地,郑和回国后,还留下士兵驻守。
由于满刺加与大明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满刺加也成为南洋地区的经济中心。
但郑和去世后,船队逐渐废止,大明与满刺加的联络逐渐减少。
大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葡萄牙人来到南洋,一支五百人的船队,依靠先进的火器,打败了满刺加国,满刺加国王被迫逃亡,后来不知所终,满刺加进入葡人统治时代。
作为满刺加的宗主国,大明此时逐渐衰微,海军几乎废止,海外贸易禁绝,竟然完全坐视满刺加被葡萄牙人所灭。
立国仅仅百年的满刺加,国民的国家观念很弱,在葡萄牙人的威迫、利诱、镇压下,已经完全臣属与葡萄牙。
满刺加国的故地,都在葡萄牙人的统治之下,但葡萄牙人的统治中心,还是在南方,主要是麻六甲水道的北岸,以麻六甲城为中心,现在大明接管的,也正是这些土地,而马来半岛的中部、东北部,依然处于无主状态,百姓在当地头人的管理下,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
沐启元在收复缅甸的时候,曾经派出刘臻羽的第五十五师,追击逃亡的缅甸东吁王朝的将领吉伦海,刘臻羽一直追击到马来半岛的东北部,但刘臻羽没有深入到马来半岛,更没有与葡萄牙人接触。
现在仍然有明军驻扎在马来半岛的最北部,原满刺加国的国境之外,这里已经属于大明的缅甸省最南部。
接管了马六甲水道两岸,郑芝龙觉得马六甲水道大局已定,他一面飞鸽传书,向国防院发出军报,一面派出舰船,准备将马诺缔送去澳门。
为了表达双方的友谊,郑芝龙亲自将马诺缔送到海边,“总督阁下,如果你能成功说服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交还澳门的管理权,我将释放所有的战俘,签订《明葡麻六甲条约》,葡萄牙商人将获得在麻六甲的自由通商权。”
马诺缔正要跨上福船,闻言停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