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层窗户纸(3 / 4)
力,这个接力赛是最需要队员之间默契的一个田径项目,袁教练先让朱天运跟郑东胜互相的介绍,熟悉一下,郑东胜在朱天运面前还是显得非常的紧张,虽然他们差不多大,但是朱天运取得的成就郑东胜想都不敢想。
然后袁教练又详细的讲解了一下技术规范,其他的几个人以后训练了好久,袁教练其实就是单独给朱天运讲的,朱天运也非常的认真的听着。
袁教练一点都不耐烦的反复的给朱天运讲解交接棒的技巧,大约得有1个小时,但是不管是朱天运等四人还是梁佳红等替补,听的都十分用心,上一次时间太短了只是大体的讲解了一下,但是这一次自己的讲解起来,一些以前不是很明白的地方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然后,朱天运等人就分组练习起来,这个接力是最有可能犯规失误的项目,一不注意就可能失误犯规,在京都奥运会上,由于个人实力强悍的美国队因为交接棒失误,爆冷在小组赛就被淘汰出局,而与中国队同组的英国队又在交接棒时犯规而被取消成绩,因此本来排在小组第5的中国队被“保送”进了决赛。前车之鉴啊。
百米接力与百米个人赛的区别很大,接力赛不是4个运动员个人成绩的简单叠加,要看跑弯道的运动员的个人技巧以及队员们交接棒的配合水平。正是因为接力赛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华夏田径队在备战伦敦奥运会时,选择了男子4x100米接力作为“次重点项目”中的“重点”。备战的第一步就是集合6名精挑细选的运动员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训练。
京都奥运会的经历让华夏田径队认识到:短跑接力的训练,统一比分散好。2008年,男子百米接力队的成员都是分开训练的,4人合练交接棒的时间不长,训练也不系统,教练们也是各有各的见解。
这一次,国家田径队找来功勋教练袁果强统一带队,原因有三点:袁果强带接力队的经验丰富,苏冰天和梁佳红也一直跟他训练;第二,他对6名队员的个人能力和特点都很了解;第三,袁果强是德高望重的老教练,他带队不会有其他教练不服气;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整个国家队只有袁教练跟朱天运接触时间最长,而且是朱天运启蒙教练的好友,能降得住这小子,朱天运一次次的事情,显得他桀骜不驯,其他的教练都不怎么愿意接朱天运这烫手的山芋,他们只求无过。
奥运会的接力项目并没有硬性的标准,只是有规定取世界前16的队伍参加,这就很难保证了,像是美国牙买加等队伍比华夏队的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