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衡阳雁去(13 / 14)
她做出选择。她喝了一口“新品种”的凉茶,立刻被美好的口感征服了。原本,街头的凉茶只是在粗陋的茶棚里供劳作、行路之人解渴消暑的便宜货,一文钱能买一大碗。韩玖做的其实并不是“凉茶”,而是富贵人家的女眷们在夏日消闲的甜饮,这种费神又花巧的食物从来都是闲极无聊的女眷们花费心思去创造然后相互争斗的玩意。韩玖把深藏在闺阁中的饮品拿了出来,用精美的杯子装着,还放上花瓣点缀,不但倾倒了有点闲钱又从没接触过真正望族之家的富户,连那些出身平民的官员们都打发家人去买一罐来满足好奇心。韩玖也恰到好处的运用着她的出身——陈泗望族,官宦千金。这使得从她手上递出来的东西越发可信的充满了贵气。
“你这个小妹真正是个经商人才!”
“只可惜商籍为贱,否则倒也随着她去。”
“过两年,你们兄弟俩凑笔钱,到中原富裕地方去买些田地,然后交给阿玖打理,不是人尽其才?”
庭秋笑道:“在中原之地买田地,置庄园,恐怕不是我们两兄弟三五年的俸禄能做到的吧?”
“在文成末年,安靖全境人口是一百一十三万户。数百年战乱,你知道现在还剩下多少?”
他摇摇头。
“去年粗略算了一下,除却凌霜,大概是四十五万户。所以,就算是在两江郡那样的地方,购买……就是和奉墨家里差不多的田产,最多也就是四百两纹银。我的故乡孟郡稍微好一点,只要不是长青城,大概是五百两左右。当下田地最贵,是在……”
“京师永宁城?”
“错了!是鸣凤云州。”
“鸣凤……安靖的最东面,听说那里地势低且潮湿,并不适宜生活。”
“暮春三月,鸣凤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三十年前的一封劝降书,这四句描写的就是接信人的故乡鸣凤云州在春日时的景色。我听韩芝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行遍安靖,其实,我也很想去鸣凤看看,看看什么样的地方能配得上如此十六个字。”
庭秋笑了笑,过了一会儿道:“东营那位的事,想听听我的建议么?”
景晴眨眨眼:“洗耳恭听。”
“不能瞒,但可以保。”
“详细些……”
“亲手抓她,然后,亲自向皇帝求情。我想,若是话本里的故事有一半真,皇帝应该不会拒绝你这样一个请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