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衡阳雁去(8 / 14)
嫣然,做了个一边说话的动作,两人起身走开了一些,但听她低声道:“府君期待乱世再临么?”
知州翻了个白眼:“期待乱世做什么?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我是没有角逐天下、王侯将相的本事,乱世再临占不到什么便宜倒是可能送一条命上去。”
“天下百姓更不想看到乱世再临。现下这个时候还想要图谋天下,这还真是异想天开到了一定程度。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
知州想了想点点头:“这么说,我们就放心的过日子了?”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这件事到不了府君与我等有资格涉足的地步。”
知州笑道:“哎呀呀,少了个立功机会。”
“其实,从大都督送走世子开始,她就已经在为这个‘波澜不惊’的结尾做准备了。”
“有道理!倘若大都督要的是‘险中求胜’的结局,应该是留下铭霞,送走明侯。”
司制一拍手:“府君真知灼见。”
六月的一个午后,许久不着家的韩庭秋回来了,还提着大包小包,其中有给韩梅买的糖果和首饰,给家中其他女眷们买了做夏装的布料。韩梅高兴的满地转,抱着糖果,拿着发饰跑去要紫媛给她梳头。庭幕看着这一幕,笑吟吟的说:“阿兄的性子变了许多,记得在故乡时,只要阿兄进来,一家人顿时噤若寒蝉。”庭秋也不搭他这句话,又和出来拜见的韩芝说话。韩芝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塾师,他在给陈泗人开办的那个学堂里授课时从容凝定、博引旁证,所有看到的人都说城中官学的先生也不过如此。他更有一种求知若渴的精神,对民俗、地方志等充满了兴趣。有一次在景晴那里,问书和他说笑的时候问他对未来有何期许。韩芝回答道:“但愿早日解除限制,能行遍清渺山河。”在陈泗的时候,他对庭幕恬淡无争的性格虽然没有象家族中很多人那样明着反对,内心里多少是有些怨言的。但现在,他越来越能理解他的选择,专心学问,其实也是一种执着,与专心仕途一样,需要勇气和坚持。他也给韩芝带了份礼物,是一套文集,一百多年前,安靖一个读书人耗尽三十年时光,对流传于世的文章进行了收集编撰,是安靖有史以来公认的,最完整的一套文选。韩芝恭恭敬敬的接受了,小心的放到一边,旋即道:“这阵子有两波人找上我们家。一个是昔日伯父在北庭时曾任过北庭郡守的,姓姚……”
庭秋一挑眉。
韩芝笑了笑:“那两天阿爹也在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