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部分(2 / 6)
逆转,也就放弃了逆转的打算,而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实现了一场革命的民主党则安心地推行一场渐进式的改革。其结果是党派纷争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沉寂。那个时代结束后,针锋相对的党派倾轧重新抬头,当时共和党也再度转变思路。现在两党间的恨意之所以如此深重,其原因就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共和党恢复了原形。反对向富人征税,反对给予穷人与中产阶级福利,并甘愿付出一切代价推进这项计划,再度成为共和党的核心特征。
理解了党派分裂的性质,并不等于理解了党派分裂的原因。事实上,共和党的大步右转,令人产生两个深深的困惑:第一,在那个时代,贫富不均在快速加剧,而对富人征税以便为中下阶层提供福利的做法本应更得人心,而不是失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两大政党之一何以能发动一场意在瓦解福利国家的讨伐运动呢?第二,共和党的经济方案是反平民主义的,它为何反而能赢得如此之多的选举?
在本章中,我将努力解答第一个困惑,第二个困惑留待下章探讨。但在此之前,先让我谈谈人们通常会提的一个反对意见。那种说法就是,不管两党嘴上说什么,其行事总是大同小异。
党派分裂
2000年竞选期间,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嘲笑说,两大党的政客都是“民主共和党人”,不分彼此,都是金钱利益集团的代表。但即便在那次选举中,当小布什设法让媒体把他描述成一位温和人物时,美国人大都不予认同,从这一点来看,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两党的确是差别很大的。不过,公众对两党的印象,不一定就很好地反映了他们实际的做法。两党果真有那么大的区别吗?
纳德最早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两党的确如他所言,区别不大。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党也在许多方面界线模糊:肯尼迪减税,尼克松增税,在重大立法的表决中,常常有来自双方的、明显跨越党派界线的投票。例如,建立联邦医疗保险与公共医疗补助制度的“1965年法案”就得到了共和党的重要支持,而有相当大的抵制来自民主党。在参议院的终局投票中,70名共和党人投“是”,而47名民主党人投“否”。但那是个不同的政治时代。
要明白变化有多大,且看党派差异的一个易于衡量的表征:税收政策,尤其是对富人的税收政策。里根、克林顿与小布什均以税收政策的重大调整开始各自的任期。里根与布什给富人减税,克林顿则对其增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