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部分(2 / 6)
民主党在众议院新获的优势并非微弱。事实上,在共和党控制该院的12年时间里,其多数地位从未有如此之大。民主党在参议院新获的优势极小,但能从落后5个席位达到这样的水平,已可谓是奇迹了,因为参议员一次只改选1/3。事实上,在这次选举涉及的33席中,民主党人及与其结盟的独立派人士赢得了24席。民主党人还拿下6个州长职位以及8个州议会的控制权。
民主党人成为保守派才得以取胜的说法也正确不到哪里去。国会中的一些新面孔的确是在较为保守的选区获胜的民主党人,他们也要比一般的民主党人保守一点儿,但事实仍未改变,全体民主党人仍处在全体共和党人的左方,因而控制权的转移使政治均势大大左倾。比较民主党当前的多数地位与其上次控制国会(即1993~1994年)的情形,才真正说明问题。无论如何,现在的多数地位并不仰赖一支保守的南方民主党人支撑,因而远未偏向自由主义。新众议院议长南希·佩罗西(Nancy Pelosi)是出任此职的首位女性,因而登上了报纸头条,但媒体有所忽略的是,她还是有史以来最倾向进步主义的议长。
但民主党胜利与国会左倾意味着什么?这仅仅是因小布什政府惊人的无能造成的反常事件吗?抑或这反映了政治格局的根本性重组?
谁也无法完全料定。但在本章中,我将摆出理由让人相信,2006年选举并非反常事件,美国公众其实已准备迎接改变—一种新的平等政治。这种新政治的出现并不是必然的,只有自由派政治家抓住机会,才能带来改变。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总体而言,你对美国当前的状况满意不满意?”盖洛普机构在2007年6月问道。只有24%的人满意,不满意者达74%。当我在2007年夏写下这段话时,美国人对国家的走向深感不悦。
这与美国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泥潭有很大关系,但颇不寻常的是,乍看上去表现极佳的经济似乎并没有让国民兴奋起来。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接近6年;失业率仅有4.5%,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水平相当;股市不断创下新高。而当盖洛普问及“你对本国经济情况如何评价”时,仅有约1/3的人回答“极好”或“良好”,90年代后期这一比例约为2/3。
保守派要找人担责,于是抱怨说,媒体现在不报道经济上的好消息—正如媒体不报道有关伊拉克的好消息一样。撇开这种论调不谈,严肃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