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路遇盗匪(2 / 8)
了。
李有财在坟前拜了几拜,道:“既然如此,我与前辈就此别过。”
走了,李有财头也不回的走了。他气愤,气愤应九天明知老妪要自尽,却不加以阻止。在他看来,如此行为与杀了老妪没有什么不同。
但,一心求死之人,并不是好生劝阻便能回心转意的。
老妪自打开始,就已下定了决心。对于老妪而言活着也只是相思惆怅,不如一死,于地下又能与老伴相会。
生无可恋的垂暮老人,死亡未必是坏结局。
也不知走了多久,李有财方才觉的身子乏力。他找了一棵高树,攀上枝头,横卧在枝干上,便睡去了。
醒来时已日上三竿。李有财跃下树来,活动一下筋骨,便要启程。一个人突然出现在李有财身旁。
李有财一惊,定目一看来人,恼道:“我与前辈做不上一路人,还请你离开。”
来人自然是应九天了。
应九天道:“你总会懂的。我来不是为了对你说教,而是要帮你救人。”
“就算会懂,在下也不会去做。无论前辈武功有多高,地位有多高,但晚辈终难接受前辈的做法。而且,在下的朋友也不用前辈来救,那也太为难前辈了。”
应九天摇头不语。
李有财接着道:“若是前辈有心,还请将韩老夫人的玉佩与信件交还给凝华掌教。在下就此别过,请前辈别再跟来,前辈保重。”
应九天道:“既然如此,我就去归还这一份信物。”话音未落,已消失了踪影。
这日正午,李有财寻得了一个小县城。正好腹中饥饿,便寻了一家饭馆。
要打听消息,什么地方最好?
自然是人多的地方最好了。
酒楼内通常会有许多江湖人,因为江湖人士常常奔走四方,而在外的人吃饭睡觉总是要找店打尖。故而酒楼内不仅江湖人多,更会有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地域之人。
打听消息自然方便的多了。多说一句,饭店老板却是喜忧参半,喜得有好生意做。忧的却是怕人闹事,到时候不仅收不回账,还要赔上几张桌椅,几双碗筷。
果不其然,李有财所在的酒楼内,有许多人士。
厅上有十余张四方桌,可其中就有五张桌子被身穿蓝色劲服的人所占据。这五桌上的人,一个个面露凶悍,腰间配上一把把大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