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39】讲课(2 / 5)
在了地图上:“路上折腾那么久太受罪,如果南阳稳定,她不如就留在那里,反正最多还有三个月……”
孩子生下来之后,事情会好办很多的。
“但愿如此吧。”荀彧叹了口气。有一个任性妄为的主公是很让下属头疼的事情,尤其是他还没有权利让沈娴变乖一点。所幸周瑜和孙策都去了南阳,有这两位兄长在,至少能看住沈娴让她不要再瞎折腾了吧?
因为那封让人震惊的信件,尽管行动不便,蔡琰依旧决定这段时间都要按时上班点卯,万一哪天南阳又来信了呢?
不得不说蔡琰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因为荀彧的打脸来的很快。
第二天,一封从南阳寄出来的密信摆在了荀彧的案头,和密信一同寄来的还有兖州战场的军报。荀彧先看的军报,上面说曹操官渡之战落败,率军向后退到了颍川一带坚守,同时派出了大儿子曹昂向沈娴请求支援。
荀彧习惯性地在脑海中快速推演着曹操落败对己方势力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拆开了密信随意浏览。看了几行之后,有关战局的推演被迫停止,荀彧的眼神死死盯着信件上的一段话,他觉得自己有点胸闷头晕。
信是郭嘉写的,那笔走龙蛇的字荀彧熟悉的闭着眼睛都能摸出来。
郭嘉在信中详细地阐述了沈娴和周瑜制定的计划,就像上次空手套荆扬二州一样,这次也是分三路出击,一路和曹操汇合直接对上袁绍,是表面上的主力战场;一路在汉中牵制在陈仓关守卫司隶门户的军队,机会适当时可以出兵攻打,能拿下陈仓关就是胜利在望;还有一路则彻底化为暗流涌进袁绍的老巢冀幽二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势力,用尽全力挖墙脚策反,在背后给袁绍捣乱,务必搞得他无比烦躁焦头烂额。
这些都没问题,毕竟是周瑜主持制定出来的,荀彧相信这个人。
让荀彧喘不上来的是有关沈娴的安排。
周瑜派孙策这个绝对是第一战力的人亲自带兵护送沈娴走水路去汉中,美其名曰找个安全的地方让主公养胎。
逗谁玩呢?一旦和陈仓关的守军们开打,与司隶接壤的汉中就是前线战场,一点都不安全!还养胎,不闹出人命就不错了。
所以养胎只是个为了把沈娴送去汉中的借口,至于为什么要送她去汉中……事到如今荀彧不得不根据沈娴以往的表现丧心病狂地猜测一下:自家主公的风格一向是险中求富贵,每次制定的计划都是高风险高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