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局外之局(三)(3 / 4)
们就有引火烧身的危险。
因此,才迫使他们不得不由明转暗,把线放长,这也是自初一事发到今日,不过短短十一二日的时间,东宫情势就由烈火烹炸转变为慢火炖煮的真正原因。”
太子说完这番话,胸中郁结多日的块垒一吐而尽,顿觉轻松了许多,而景云丛却双眉紧锁,陷入了沉思。
过了足有一刻钟,他才开口道:“殿下,臣今日入东宫,确是奉有秘旨而来。
如今的情形,陛下召殿下入宫面陈原委,有诸多不便,因此才命臣以探望小女为名,到此与殿下相见,一则慰抚殿下之心;二则想听听殿下对军政大事的意见,以备顾问。
刚才殿下的一番话听得臣惶恐不已,敢问殿下,如一切均如所言,殿下意欲如何?”
太子起身整装,双膝跪地,向景云丛叩头道:“儿臣谢父皇眷顾之恩,唯今之际,儿臣情愿一死,以消宫患!”
景云丛拂袖而起,嘿然道:“如此,恕臣告辞了!”
太子一把扯住他的袍袖,哀求道:“望公教我!”
景云丛喟然长叹一声:“先皇教坊演化之风,殿下倒是学会了不少啊!”
太子这才不无尴尬地站起身,解释道:“事关宗门生死,人心叵测,景公莫怪。”
景云丛对眼前这位身陷是非漩涡不能自拔而心机又深不可测的太子陡然而生出一份厌恶之感。
身为一国储君,叛军压境,不思军国大事,却沉湎于已身之安危,孜孜于宫苑之内争,且机心玲珑、千面一身,待人毫无诚挚之意,景暄嫁于此人,纵是将来位居中宫、母仪天下,只怕也不会幸福。
他思虑既远,神情便有些恍惚,太子瞧在眼中,也对自己方才那一番矫揉造作感到有些后悔,有意扯开话题,说道:“东宫已成累卵之势,景公如担心暄儿母女安危,可接她们回府省亲,住上一些时日,清宁宫想必不会驳回的。”
景云丛凛然答道:“景暄已是东宫嫔妾,荣辱安危,自当与殿下共之。
景氏忝为皇室姻亲,绝不会背主弃夫,为人所不齿,殿下大可放心。
臣奉旨而来,该听的没听到,不该听的却听殿下说了许多,臣正发愁,不知该如何面见皇上交旨!”
太子见他愈发的辞气不善,又羞又急,忙道:“军政大事本父皇圣心独裁,不是臣子敢妄加揣度的。
但既烦景公前来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