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诗大会会文采(2 / 5)
佛对于宫一,他总是很快便能适应。淘气的,顽劣的,作恶的,伤感的,懒惰的,勤奋的,不管哪一个模样的宫一,他总是理所当然地接受。
因为这都是宫一。
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过后,春雨将歇,乍暖乍寒,农耕始发。
北襄城内最大的朝天酒楼被围的水泄不通,外面一圈又一圈看热闹的人,里面摇扇抚发自诩才华横溢的与会公子,还有那二楼看台上,本朝太子与几位当朝重臣。
主持大会的司仪一身清朗,风采极佳,一首古人的颂惊蛰说完,便宣布采诗大会正式开始,第一个项目便是作诗,以歌惊蛰时节。
一楼与会的才子们凝眉苦思,提笔慎重,全都心中知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这次机会可能比从乡试到殿试一路过关斩将后出仕为官还要珍贵。
因为这一次写的若是好,若是让太子,或者随意一个重臣赏识了,收为门生,日后自己的仕途可谓是乘了一棵大树的阴,至此不说官运亨通,也会一帆风顺。
所以人人都想写好,人人都不敢草率下笔,却又不愿第一个下笔的风采被人夺取。摇摆不定,杞人忧天大概就是他们如今的情况了。
二楼看台上的太子公仪玉敛,眉目清秀,长相极好,尤其那双丹凤眼,炯炯有神,仿若明珠。他一身清瘦,有些书生模样,端起一杯茶浅浅地抿。
似乎也知道楼下众人的顾及,知道一时半会儿是没有人能交出成品诗稿,遂喝完一口茶后,没有望去楼下,而是侧身打算与身旁的重臣交流一二。
然,有人似乎不喜按照常理出牌,就在太子启唇,欲说出第一个字的时候,一道响亮、音色偏高的声音从楼下响起。
“司仪,在下颂诗已经完成。”
这道声音的骤然响起,惊起门口围观众人隐约吸气声,伏案苦思的众才子们也被惊得睁目看去,却左右瞧看,也没有看见说话人在哪里。
此时一人从酒楼最里面走出来,身材纤细,若是再矮上几分,光看背影却如女子骨骼,可是正面瞧去,他眉宇英气逼人,举止果决豪迈,没有一丝女气。
只是个长得有些漂亮的小公子。
司仪朝着他走去,接下他手中的诗稿,又看了看他身后的方向,那个位置处于天井的正后方,二楼看台万万看不到的犄角旮旯。
所有与会公子都是为搏名声而来,为了让人瞧见其风采,自然不会坐去那样的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