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 / 4)
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而手握最终决定权的两宫太后明白,在此时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大清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强悍实力并得到外国列强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也暂时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因此洋务派在此时占据了舆论上的优势,可是这种优势实在很不保险。
吴可就毫不客气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把洋务运动的希望寄托在深宫大院里的两位寡妇之手,是不是太过草率和不保险了点?
当然,这话他提醒得十分委婉,毕竟恭亲王与两宫太后是叔嫂关系嘛。
恭亲王对此只能含糊以对,正如吴可刚才所言那般,有些东西必须亲自试过才知晓好或者不好,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接下来,两人又探讨了一番国内局势,吴可认为太平军气数已尽,在湘军不遗余力的疯狂打击下,估计一两年之内金陵之战就会出现结果。
恭亲王却没吴可那般乐观,他认为太平军实力还在,拥兵数十万不是说灭就能灭掉的,更何况金陵经过太平军十年修缮城高墙深,不是说破就能破的。
更让人担心的是,石达开部太平军肆虐西南诸省,将四川搅得天翻地覆不得安宁,朝廷又断了一处粮草供应来源,时间一久估计太平军还没事清军便坚持不下去了,为此他还特意向吴可请求,希望两广能放开了支援内地平叛大业。
吴可除了‘呵呵’以对还能说啥,要他主动支援两江和湖广作战的湘军,想都别想这样的好事。他也没隐瞒什么直言湘先断两广财路,要两广支援内地战局不是不行,首先得湘军做出表率才成。
恭亲王无话可说,他也知道两将矛盾重重,无论是曾藩还是吴可都不是好相与之辈,要他们向对方低头简直难如登天。
一个巴掌拍不响,想要将这事推行下去光靠吴可一人可不行,还得争取湘军主帅曾国藩的遗愿,不过吴可对此却不抱太大希望。
别看曾国藩名头响亮,是朝廷眼下一等一忌惮之辈,可是他只是湘军的精神领袖,并不能掌握湘军全部战力,除了最为心腹的一小拨人马,大部分湘军都掌握在各自将领手中,听不听曾国藩的命令全看将领心意。
不像乡勇队只有吴可一个声音,虽然此时也形成了好几个军中派系,但还是牢牢团结在吴可身边,战斗力和凝聚力也不是湘军能比的。
他可不相信湘军那帮混球在尝到了大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