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改革(4 / 4)
,先完课而后给单,听其配运售卖”。乾隆年间“归商办理,划地分售,即以当年所收税银作为引额”,结果“此法一变,商之浮费遂增,盐之行销遂隘”。
“后人补偏救弊,朝令暮更”,“迨道光年间,一变为佥商,再变为试办,三变为官运,而盐法之败坏极矣”。如官运之始,“销路尚觉疏通,迫其后官视为利薮,开销挪垫,虚抵搪塞,办运者扣费以人私橐,督销者卖私以取盈余。比课额太悬,则又捏报失水抢毁等情,上下分肥,弊端百出,遂致所领成本逐渐消磨。”
而在咸丰初年,户部鉴于“商疲引滞”的情况,采取“就场征课、按包抽税”的办法。由于当时正在进行清军镇压太平军的战争,在战火中“场署大半无存,官坎莫考”,各场员“遂不驻场经理,借寓省垣。遇有海私进口商人收买运销,各场员则冒认场分,指私为官,截角收买,借图渔利,以致埋、坎全废,遍地皆私。……此场务之积弊也。”
面对着盐务“积弊相沿”的状况,左宗棠“亟筹通变之方”,向清廷上奏提出在浙江试行票运的建议。
他“拟请杭、嘉、绍、松四所一律试改票盐,无论新商旧商,但能纳资到库,即给票认地行运。并于各府设立府局,稽查销数。所收课银,全数提作正课,解充军饷。内外杂课,概行停支。……总之,创办之始,首重辑私以疏票引,痛革浮费以纾商困,核减卖价以敌邻私,严查煎数以杜影射。舍此四者,别无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