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云贵战乱(3 / 4)
后,轻敌冒进终于被苗军抓住机会打得大败,致使两广清军中的本土势力损失惨重,再也没势力跟两广总督吴可暗地里较量,整个两广清军全部纳入总督衙门掌控之中没有异声。
吴可应该感谢贵州苗军的大力帮助,可惜这次惨败不仅破坏了两广清军出征之前在几个月之内“剿平”黔东南苗军的企图,打击了两广清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贵州起义军的士气,搞得云贵总督张亮基十分被动。
为了替老丈人分忧,身为两广总督的吴可义不容辞。幸好他早与老丈人打好招呼,此次黄飘大战援黔之两广清军虽然大败亏输,但对于乡勇队以及总督衙门而言并没有多大损失,能够在第一时间派遣精兵强将杀入黔东南,以犀利的火,枪射击以及灵活多变的战术,迅速压制了当地苗军的嚣张气焰。
只是让吴可和张亮基头疼不已的是,贵州苗民在黄飘大胜两广清军来犯人马,这对于云贵两省以及两广清军没多大妨碍,可是苗军的胜利却鼓舞了云南回民起义军的士气,就在贵州境内战火连天的当口云南也跟着大乱起来。
……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境内多山,土地瘠薄,各族百姓在满清地方官吏、土司头人和地主豪强的重重剥削压迫下,生活异常困苦。
朝廷每年向云南征收赋税达白银四十万四千二百两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费用和官吏的“养廉”以及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随征科派。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赔款,也分摊到云南各族百姓头上,使其负担越来越重。
朝廷为了弹压云南百姓的反抗,在云南驻有绿营兵近四万人,每年所需俸饷及军械弹药、恤赏等费甚巨,其中半数以上由地丁银中支取,余由江南各省的协饷银补给。
太平天国起义后,江南各省自顾不暇,断绝了协饷银的来源,于是云南地方当局进一步横征暴敛。“军费不足,则加赋税;赋税不足,则抽厘金;厘金不足,则逼捐输”。各地团练更是“任意科敛,弊窦丛生”。
由此,本就生活于水生火热中的云南各族百姓遭受残酷的压迫剥削,被迫起而反抗,以致“聚众抗粮”、“闭门拒赋”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转移云南各族百姓的反抗斗争目标,当地官府以及地主豪强不断挑起辖内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
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之一,治内有汉、回、彝、白、哈尼、壮、傣、苗、景颇等几十个民族。除汉、回两族外,地方官府对其他民族统称之为“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