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朝堂(3 / 4)
皇帝不上朝的消息经由太监传到了正宫慈安耳中,慈安便手持“祖训”前往干预。待咸丰皇帝前脚走,慈安便把“兰贵人”唤至皇后行使权力的坤宁宫,命令哭哭啼啼的“兰贵人”下跪,宣示她不守“妇道”。
正欲家法从事,人走心在的咸丰皇帝匆匆走了进来,大呼“请皇后免责,兰儿已有娠矣”。慈安听到此言,连忙下座说:“帝胡不早言,吾之杖伊,遵祖制也,受杖堕娠,失祖训矣。皇上春秋虽盛,储宫未备,吾安可守一训,而失列祖列宗之遗意哉?”
因为在咸丰帝跟前争宠,两宫太后的关系早就跟‘和睦’两字搭不上边。
除此之外,两宫太后还因‘正统’之位闹得不可开交。
咸丰皇帝死前,西宫太后慈禧不过是“懿贵妃”,咸丰死后才升为“西太后”。就是说如果此时咸丰皇帝九泉下有知,他还不认识这个“西太后”呢。
在某次祭祀咸丰帝的时候,慈安坚持按咸丰帝生前规矩,慈安居前,旁边空位留给先于咸丰帝死去的那位“正后”,而慈禧稍居下位。
对此,慈禧据理力争,两宫太后并坐“垂帘”已久,还提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所谓规矩,是对现实西太后的侮辱,叫她何能“母仪天下”?
最终仪式虽然就了慈禧意愿,但是这次在皇家祭祀公开场合中的争执,使得西后对正宫东太后尤为“衔恨”。
除此之外,因为后宫的权力之争,两宫太后也闹得很不愉快。
据传某日慈安坐轿经过宫中某殿,慈禧手下小太监李莲英正与某小太监玩掼跤比赛。深知“两宫”权力高低的李莲英对东宫慈安的轿子视而不见,仍然挡于道中玩兴正浓。在慈安的呼斥下,李莲英才退于路边跪下,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
后来慈安欲对李莲英行使“杖责”,竟有后宫中人为其“缓颊”说情。如此看来西宫慈禧能力和权力大于正宫慈安,已是后宫之中为人所共知的事实,不是慈安眼下所谓的正宫地位所能决定的。
而且这时候,帝后党与王公党之间的联盟也出现了问题,因为顾命大臣派系此时已经奄奄一息,根本就用不着帝后党与王公党联合对抗,随便哪一家只需稍微费点力气便能将之彻底干掉。
这时,就是考虑收获分配战利品的时候。
无论帝后党还是王公党,都想分得那一块最大蛋糕,因为利益冲突两派之间也开始出现矛盾纠纷。
帝后党认为自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