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8 / 12)
分裂残破,损失很大,突厥复振。唐高祖在位的时候,唐朝的国力难以对抗正处于兴盛状态的突厥。因此当时的突厥让唐朝受尽了屈辱。唐高祖不得不向突厥称臣,颉利可汗甚至两次攻击到首都长安城下,逼迫太宗皇帝单骑约盟,岁岁纳贡。
因为突厥的进攻和骚扰,唐朝曾经一度考虑迁都。唐太宗这个铁杆大鹰派即位后,再也不想向外来压迫屈服了。于是唐朝开始了上百年的猛烈拓边史,其结果是中国的领土和属国总面积达到了历史性的顶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意气风发的时代,这个看似诗文昌盛的朝代中,边疆战争之频繁和战胜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所以只有唐朝才能诞生专门的边塞诗派,诞生像“年年战骨埋荒外”这样的诗句。而至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种豪言壮语,则由于后世朝代偃武修文的风气,甚至成为了古代史上中国人尚武精神的绝响。尤其是贞观年间,大唐帝国四面出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大唐城管征服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希腊语:Βυζαντιναυτοκρατορα,英语:TheByzantineEmpire),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君主专制国家。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帝国的首都为新罗马(拉丁语:NovaRoma,即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入君士坦丁堡(现已更名为伊斯坦布尔)而灭亡。
大唐城管征服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中世纪时地处西亚地区的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通典》、《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宋史》、《辽史》、《资治通鉴》等,均称之为大食国,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帝国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