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广州拉锯战(2 / 4)
尾声,变成了另一场规模宏大,关乎国运的主力决战。
寺内从情报渠道得知中国人在长江流域的胜利,是因为轻武器的改进,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他嗤之以鼻。
他在德国学习过,也认真研究过德国的闪电战,所以形成了陆军火力和立体战争的观念,觉得,只要部队有坚强的训练,战斗意志,组织体系,剩下的就是武器装备的改善,火力使最主要的,炮火和坦克非常关键,他是个大炮决定主义者,又延伸到坦克和飞机等等,所以i,听说中国特种部队决定了战役的胜负,居然依靠着一些新式步枪和机关炮,喷火器材,他几乎笑掉大牙。
他以为,南京,九江,南昌的日本部队的失败,关键是指挥问题,是日军虚骄,更是火力没有充分运用,战斗过于仓促。
这一次,虽然增援迅速,准备也不充分,寺内元帅还是觉得满意,因为他的南方军都在鼎盛阶段,拥有各种火力,他决心用狂风暴雨的火力,将中国第四战区全部消灭。
寺内元帅没有丝毫的怀疑,随同作战的日军师团长们,也没有丝毫的怀疑,他们觉得,既然长江战区的中国集团,可以消灭日本精锐的11军和13军主力,说明,中国方面,调集了最精锐的集团,广州地带就空虚得厉害,顶多有十万人。
寺内寿一元帅驻节新加坡,亲自指导战争。
事情的发展诚如寺内元帅所估计的那样,日军迅速登陆,沿岸的中国部队很少,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用迫击炮对着登陆场轰炸,可是,日本飞机立刻前往攻击,一阵机枪扫射,就把中国人吓走了。
不仅如此,大亚湾的登陆战,还影响牵制了九龙半岛方面,围攻那里的中国部队迅速撤退,返回到东莞一线,困守九龙城的日军兵不血刃,收复了整个九龙半岛,直到深圳河界限。
寺内看来,整个战局轻易扭转,他所担心的不是胜负问题,而是如何才能吸引中国第四战区的主力不那么快地逃跑!
如果中国-军队都一如既往地快速逃窜,他怎么歼灭呢?哪里还有战果呢?
日军登陆一天时间,全部安全地进入陆地,占领了纵深十公里的登陆场,还迫使中国部队从惠州一线后撤。
在日军疯狂进攻的时候,赵羽带领部队,返回广州城外,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加强训练,修整待命,并且,会见了新来的张发奎将军。
张发奎是个老牌的人物,早在北伐时代就很出名了,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