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苗头(2 / 3)
征,一些自觉比较聪明的大臣就主动提起了开凿运河的事情。
这么一来,刘楷果然关心起运河以及江南的行宫之事,暂时让军队固守边疆。
只是经过两次西征,消耗了大梁许多青壮劳力,以及战马粮食,为了填补变得空虚的国库,刘楷没舍得动用自己的私库,而且私库这点钱业弥补不上,于是增加了赋税。
大梁的赋税徭役本来就不轻,这么一来百姓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
而征了壮丁的人家,家中少了顶梁柱,日子更是难以为继。
但是刘楷并不在乎这个,他不仅只从私库中拿了极少的一部分钱财出来开凿运河,还通过各种办法,从各名门望族以及豪强巨商手中弄到不少钱,以满足他凿运河南下巡游,以及平日穷奢极欲的生活。
这些官员及地方豪强送给了刘楷一部分银子,自然要想办法弄回来,这负担最后还是落到了盘剥百姓之上。
一时间,民怨四起,却仍是敢怒而不敢言。
大梁的百姓,很是很安守本分的,不压迫到一定程度,绝不会生出反抗之心,即使生活过不下去了,还得有人牵头,才会大着胆子加入到义军之中。
墨姝得到这样的消息,一时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的穿越重生,这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战乱的进程似乎加快了。
按照墨姝的记忆,前世一直到她自坠城楼,刘楷都没有开凿大运河。
即使是西征失利这件事,也要推迟到靖安十六年,也就是明年的。
这些事情都提前了,不知道灾害和动乱会不会也提前呢?
之前墨姝总想着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准备着,如今一下子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
必须尽快囤积更多的粮食!
还有增强自己防身自保的本事!这自保,除了自己以外,身边的人也是要学些本事才好,不管是练武或者骑射什么的。
想到这点之后的次日,墨姝立即让墨家以及新买的所有下人都必须锻炼身体。
而且趁着冬日湖水及河水的水位下降,墨姝还让伍子珩的庄户在玉湖山庄附近的河边挖了五个大池塘,说是准备进行鸭蛋的人工孵化,养鸭子。理由是,可以用来批量生产咸鸭蛋。
山庄以及附近的人对于墨姝这些想法已经习以为常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
而且墨姝说了,挖池塘的话不仅有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