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4 / 6)
原著里都说什么敏探春,可若真的是敏探春,当初王夫人让她管家的时候,就不应该接手那一个烂摊子。
薛宝钗一个外姓的姑娘,都能当个震山太岁,独坐正院正房,她就不应该去管那些个破事。
还有做的那些个改革,那真真是踩着其他人的脸和利益在管家。
砍了宝玉贾环等人上学的几两银子,真正亏的就只有她的亲弟弟。
学人赖家将大观园也承包出去,可是却忘记了赖家和荣国府两是隔着几重天呢。
真是聪明人,就不会一心瞧不起自己的亲娘亲弟弟。只一味地踩着他们上位了。
宝玉不上进,若是贾环真的听话上进了,贾环能不能活到今天都是个未知数。
......
“姨娘也不用张嘴闭嘴都说这些,满府里外,谁都不会忘记我是你生的。姨娘还是说说太太的私房都去了哪里?赵家人出府了,又都去了什么地方?”
“姑娘,我是真的没有动过太太的私房。你外公外婆和舅舅们已经举家回金陵了。这件事情,绝不是我们做的。”
“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奉旨巡边呢。姨娘也不用说那些有的没的,你那里搜出来的一百多两银子又是怎么来的。”
赵姨娘得宠多年,其实并没有存下多少银子来。
一是这些年一直是二太太当家,因着妻妾天然立场不同,所以一直不得重用的赵家,生活非常的艰难,赵姨娘将她和贾环的月钱,一大半都捎回了家里,不是给二老看病吃药,便是照顾着几个侄子侄女。
二来,剩下的那些个银子,赵姨娘为了拉拢眼线和人脉,也差不多都打赏了出去。
所以按理来说,一百多两银子,赵姨娘就是一分不花,她的那二两银子一吊银的月银,也要攒上好多年,就算是加上贾环的,其实也不过是少些时日罢了。
“...那笔银子,是你舅,是我兄弟离开京城前,给我的。”
“姨娘真会说笑,赵家是个什么情况,府里的人谁不知道。若真的是有闲钱的,能举家回南边?”金钏掀开帘子,一边往里走,一边不客气地掀开赵家的老底。
京城地贵,那么大一家子,要是没有几个钱,还真的没有办法在京城长久的居住下去。毕竟开门七件事外,还要有房租的费用。
“给三姑娘请安,太太担心姑娘,特意让奴婢过来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