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2 / 4)
的那些职业学校给忽悠去,最后剩下的那些家里条件比较差、考试成绩也没别的学校可读但又想继续就读高中的学生才会选择二中。
也就是说,一中的公费线若是480分,自费线可能就会降低到435分,而二中的分数线则只能定到300分,若是计划招生人数没达标,则这个300分的分数线就形同虚设,只要有学生愿意来班名就读,二中都会收,直到名额满或接近满员为止。
所以谭益民才会在高考成绩下来后的第一时间内找林萌萌谈过话后,就立刻开会说要改变招生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把招生底限大幅度提高。因为林萌萌所带七班的高考成绩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啊。
何况考出辉煌成绩的七班班主任正好就是下一届高一新生的班主任,这种情况下不大力宣传且趁机多招几个好苗子来不是白白浪费资源吗?
这一次的高考成绩有些人可能还认为是二中运气好,可那又怎样,运气好也是一种实力啊;只要林萌萌的运气继续好下去,三年后,这种好成绩就必定能再次出现,那时候学校能招到的好苗子就更多了,那么再一个三年,二中定能彻底翻身。
十年时间其实也不长嘛,谭益民算了算日子,发现十年后他还远远没到退休年纪,还是有很大的机会见识到二中的逆袭的。所以为什么不试试看呢?反正,二中早就在生存的边缘晃悠了,还能差到哪儿去呢?
对于谭校长的指令,二中老师们也是乐见其成的,这次二中的高考成绩考得这么好,整个校园气氛都变得轻松愉悦起来了,连走去观音乡大街上散步买东西,说话时的声音都大一些。毕竟老师嘛,还是得靠教出来的学生成绩说话;老百姓可不管你的生源好不好,教师待遇好不好,能不能招来好学生和好老师这些客观原因,他们就只认高考成绩如何。
而这一次,有了林萌萌所带班级的辉煌高考成绩,二中老师们终于可以在老百姓面前抬起头来了;中考成绩再差又怎样?没考上一中又怎样?在二中读了三年书后照样也可以考到本科去继续读书,二中并不比一中差,从难度上来说,二中的挑战模式还是困难级的呢,哪像是一中这些学校,好的学习苗子学习三年后考上好大学那不是应该的嘛?
于是很快,学校老师就收到消息说,期末考试前一段时间,全校老师按籍贯分片区,一个一个地到那些有争取意义的学生家里去家访,能说服一个是一个。
林萌萌被分配到了任务,跟谭益民一组到X县城附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