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9)
十三岁的少女,正是花蕾含苞待放、将开未开的年纪。
这年夏日特别的热,炙阳照射下绿叶油得发亮,正午时分朝空旷处一望,似能看见地面氤氲的冉冉热气。
一阵风吹来,鼻间尽是植物繁盛时特有的草木腥香气味。
一日下午,玉环正在闺房中绣着红盖头,额上的汗没消停过,即便已经到了下午也不见凉爽。她开了窗,吹进来的尽是热风,无奈却也舍不得将窗合上。有风至少房里不闷。
就在这蝉声唧唧的下午,玉环的娘杜李氏满脸笑意地来到女儿的闺房。
玉环见是母亲来了,放下手中绣品站起来喊了声,「娘。」
「来,坐。」杜李氏拉着女儿的手坐下,从竹篮里拿出已经绣完大半的盖头,满意地点了点头。
玉环这手绣工大有青出于蓝之势,真不枉她细心教导。杜李氏心想。
杜家在镇上算是有些名望的人家——倒不是家里有多少恒产,而是杜家男主人的兄长有官职在身。杜家也以此为傲,族中弟子不论嫡庶皆能识字,就连玉环这个女孩儿都能吟上几首诗。
小地方的女孩儿能识得字就已经称得上知书达礼,加之玉环心灵手巧,才十三岁绣工已不输城里的繍娘,人又生得娇美,性情也是顶温顺的,早在十一、二岁便开始有人来提亲。
杜氏夫妇疼惜女儿,想给她找个好婆家,遇上来求亲的人家便称女儿还小不想将她太早许人,要对方过一两年再来。其间遇上几个条件好的,杜李氏就借机给对方看玉环绣给自己的荷包,让人觉得此女奇货可居。
杜氏夫妇此举奏效,果真给玉环说了门好亲事,杜李氏便迫不及待来告诉女儿这个「大好消息」。
「女儿,娘有件大喜事要告诉你。」杜李氏拉了女儿的手,脸带笑意地说。
玉环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直觉有种莫名的焦躁。她不安地拉了拉衣摆,略显局促地问,「什么事,娘您说。」
杜李氏见玉环拉衣只当她是害羞了,一脸喜气地道,「你爹给你说了门好亲事,是你大伯恩师的孙儿。」
科举考试时,当届的审阅官便是该届学生的「恩师」,并不是真的教导过对方,因此学生比老师年纪大的情况也是有的。
杜李氏口中这个「大伯恩师的孙儿」姓赵,今年十七,已是个秀才,称得上青年才俊。其祖父、父亲、长兄都是官,算起来还是玉环高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