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5 / 9)
。
玉环低着头匆匆回到房里,直到把门闩上后手都还有些微抖。
她觉得自己好糟糕!
她借口想在嫁前多与外公一家相聚,父母也都相信这是她的孝心,然而她知道自己真正想见的人是谁。
她说了谎。她明明已是许了人家的闺女,却想着要见另一个男人!这简直是不可原谅。
玉环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从来没有人教过她。没有人告诉她,这样打从心底升起的,想要与另一个人相见的渴望是什么?她只知道这样的想法是错的——
就连思念着一个人,都是罪恶。
隔没几日,玉环就随母亲来到外公家。以往玉环都是与杜李氏住在她未嫁时的闺房,这次她倒是有了自己的房间。
翠茶的春茶与秋茶价差颇大,秋茶在付了人工之后几乎没什么赚头,因此也有些茶家一年只采一次茶。
李家倒是有采秋茶的。
秋季是鱼米丰收的季节,这时间有许多地方都在雇工人,一日工资大多开得比采茶工高。这时会来当采茶工的人,自然是身体条件较差,抢不到更好工作机会的弱势者。
要当采茶工,不识字行不行?行。力气扛不了百斤米行不行?行。个头不足五尺行不行?还是行。
因着当采茶工的条件相对门槛较低,大部分采秋茶的茶家都与李家抱持着相同心态——采秋茶并不是在为茶家赚取利益,而是提供给生计有困难的采茶工一个工作的机会,让他们获得基础的温饱。
也因此采秋茶的工人相比春季少了大半。
人少了,给工人住的小屋就空了下来。
给工人住的小屋是原本就有的,只要稍微打理一下就能住人。李家给工人住的是一整排长屋,长屋隔了许多小间,左右墙壁都是两边共用,动静稍大一些便会惊动邻人。玉环左右都住了人,杜李氏倒也不怕她有危险。
终于来到了锦湖镇,玉环却是情怯了。一来,是她已经是许了人家的闺女,不好去打探另一名男子;二来是她有多思念韦平,心中就有多少罪恶感。
杜氏夫妇打一开始就希望女儿嫁得好,玉环打从七八岁就开始学习女诫方面的事物。因着杜氏夫妇将女儿往着不论高嫁到何处人家,都能让夫家满意的方向栽培,她的言行举止活脱脱是本会走路的女子教典。
在玉环的观念里,女子许了人家,唯一能思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