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来的权利走向(2 / 4)
原各省,任何一套班子都避免不了维持各方力量平衡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可避免,但同时又很棘手。
显然,张青云在处理中原问题是有经验的,他还在小处干的时候,就在和高系、赵系等实力角逐较量,这
么多年他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人脉无人可及。
从这个角度倒可以解释,唐禹和张青云之间关系缓和的原因。在某些方面,唐禹也是要仰仗张青云的人脉和经验的。
就在高吉祥履新中原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更重量级的消息从中组部公布出来。京津市市委书记伍学文因身体原因辞去京津市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
中央政治局会议接受了伍学文的请辞要求,并决定,任命现京城市市长周邦明履新京津,担任京津市市委书记。
任命京城市市委副书记金耀,出任京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调岭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汪毕秋履新京城,担任京城市委副书记。
一大串的人事变动在中组部网站上被公布出来,其实细究起来,这一切变动,都只是因为京津市市委书记伍学文主动请辞而来。
前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伍张之争,终究以伍学文的失败而告终,所有人都清楚,所谓主动请辞,不过是党内给伍学文一个冠冕堂皇的退路。
伍学文毕竟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大名鼎鼎的伍政局,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和京津,更代表国家和党的形象。伍学文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在他和张青云之间的角逐中,他看不到机会了,也明白大势已去,主动请辞是他最好最体面的选择。
纵观伍张之争,伍学文就像一个红眼赌徒,他以自己的政治生命做赌注,放手一搏,其意就是要夺得京津一系的掌控权,把张青云拉下马。
实事求是的讲,伍学文不可谓不高妙,不可谓不狡猾。但是利用京城维稳作为筹码,就赌张青云扛不住内外的压力,就算准张青云镇不住京城的人心浮动。
但是他终究低估了张青云的能量,面对危机,张青云完全避免和伍学文正面交锋,而是以退为进。立足本身解决问题,硬是让他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办法。
张青云问题解决,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伍学文彻底的失败,自始至终,张青云没有针对京津以及伍学文个人做任何动作,但是最后伍学文还是不得不主动请辞。
据坊间传闻,在伍学文请辞前,他在中南海和占副主席有一番长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