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恐慌 (2)(7 / 8)
脚踢,感到跨下一阵湿暖。我大叫,可是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更多的手,更强壮,努力拉着我到别处。又踢、又扭、又骂、又叫……突然间一记勾拳打中我的下巴,我没被打昏,但突然问放松了。这些是我的弟兄,殭尸是不会出拳的。他们把我拖进最靠近的一辆步兵战车,我的视线清楚到正好可以看到随着顶门关上时消失的光线。
(他伸手拿另一支Q,然后突然决定不要了。)
我知道「专业的」史学家喜欢谈论杨克斯市之战代表「现代化军事装备灾难性的失败」,喜欢说杨克斯市这场仗,证明了一句古老的谚语:军队老是要等到下一场战争爆发,才学会上一场战争所需的战术。以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那根本是一派胡言。当然,我们没准备好,我们的武器、训练及任何我刚提到的,都是最优秀的等级、金牌的水准,但真正失败的武器不是从装配线上生产出来的东西,而是跟……我不晓得了,我猜是跟战争本身一样古老的东西。是恐惧,老兄,就是恐惧。而你不需要去读什么龟孙子兵法才懂得「真正的战争下在于杀死、伤害另一个人」这个道理,战争的根本在于把敌手给吓趴了,让他只想结束走人。瓦解他们的斗志,道才是成功的劲旅所追求的。从部族的绘面到二次大战德国的「闪电武奇袭」,再到……我们是怎么称呼第二次波湾战争的第一波攻击的?「震撼与威慑」?完美的名称,「震撼与威慑」!但假如敌人不能被「震撼」,不知道恐惧呢?不是说「不会」,而是在生物构造上「不能」!当天在纽约市外头所发生的事情就是这样。我们输掉整场战争的原因在这里。我们震不倒、吓不跑殭尸的事实,正好反过来击打到我们自己,我们竟然让殭尸把我们吓到了!牠们是不知道要怕的!无论我们做什么,无论我们杀掉多少,牠们永远不会害怕!
杨克斯市一役的目的,本来是要重建美国人民的信心。结果这场仗打下来,实际上我们等于昭告全国人民:夹着尾巴快逃命吧。要不是因为有南非人提出的计画的话,我很确定,我们现在一定每个人都已经变成殭尸,在那里鬼叫了。
我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我搭乘的布莱德雷步兵战车突然就像一辆风火轮玩具小汽车一样,整个飞了出去。我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爆炸,但我猜爆炸点应该就在附近。我也确定要是我当时还站在外面,在战车外头的话,我今天就不会在这里说话了。
你曾经见过「真空弹」的效果吗?找个肩膀上挂星星的将军来问问看,有没有见过「真空弹」,我用我的卵蛋跟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