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苦难辉煌 (1)(16 / 23)
总司令的设宴欢迎。这位当年率部对红军穷追不舍的国民党将领,1949年10月1日站在北京的观礼台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三、鲁班场,周浑元
毛泽东1956年在八大预备会议上讲自己打过的4次败仗,第四次“茅台那次打仗”,即指三渡赤水前的鲁班场战斗。
这场战斗的影响远比今人想象的大。战前毛泽东差一点儿丢掉前敌总指挥职务,遵义会议成果几乎成为泡影。四渡赤水后又有林彪写信要求改换指挥。
鲁班场是毛泽东的街亭。
说鲁班场战斗,必须谈林彪的打鼓新场战斗。
谈林彪的打鼓新场战斗,必须谈中革军委于遵义大捷后确定的战略方针。
谈中革军委新确立的战略方针,必须看蒋介石的实际部署和设想。
真是一个连环套。
的确如此。如果你想解开历史之谜,必须解开这些连环。
解开它们,你便得到了历史。
红军遵义大捷以前,先有蒋军的“土城大捷”。
2月2日,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委员长身份,“悬赏购缉共军首领朱德、毛泽东、徐向前、彭德怀、林彪、董振堂、周恩来、张国焘”。蒋介石自己也记不清他是多少次悬赏捉拿这些人了。他对这些人的头颅兴趣极大,但对这些人头颅中所想,却几乎一无所知。
也不是一点儿不知道。红军二渡赤水的当天2月18日,薛岳就从滇军得报:红军放弃入滇计划折向黔北。两天之后,投降的红一军团二师供给部出纳员何彬说,红一军团正在向东急进,其余各军团也在后跟进。作战要求是打倒王家烈,消灭周浑元。
薛岳连忙调动军队,重新部署,却为时已晚。
但薛岳还是及时地搞到了毛泽东上台的消息。
一渡赤水前,三军团向土城前进途中宿营时,担任掩护的五师突遭黔敌袭击,部队颇有损失,五师十四团政委田丰被俘。敌人从他那里得到了遵义会议的情况:
“红军内部的井冈山派与苏俄派在遵义斗争非常厉害,井冈山派主张硬干,坚决反击国民党军;苏俄派则空谈理论避重就轻,斗争结果是毛泽东的井冈山派胜利。”
薛岳得此重要情报,大受震动。他立即把田丰召到贵阳面谈,一面将毛泽东上台的消息上报蒋介石,一面通令各部队。
对薛岳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