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重要说明噢(2 / 3)
在我们悠久的历史中,婚姻一直都是结两姓之好,从来没有过抹掉娘家姓的时候,请想一想杨家将里的佘老太君,红楼里的王夫人,邢夫人,以及,那些皇后太后,汉代的吕后、邓太后,唐朝的武后,辽国萧太后,宋代高太后、刘太后……可统统都是娘家姓啊。
10月9日补充:
关于金页子,叫金叶子也一样。
金页子是过去为了方便携带而出现的,象书页一样,可以夹在书里,大多很薄,页面有大有小,用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剪下来,而不必用专门的夹剪。
这个宋代很多笔记里都提过,叫叶子金,页子金,金箔,箔金,金纸,或是其它名称。
《梦梁录》里,记的有一家叫汪家金纸铺,在临安李博士桥边上,专做这个。
极薄的金页子,也就是金箔啦,这个现在还有。
这个有出土的实物,好象残片全片都有,哪个地方博物馆啊,温州啊,好象是,记不清了,展出的有实物,有温州的朋友,顺路的话,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啊。
……………………
说一下荷叶包鸡头米。
东京梦华录中记了一家炒栗子的,李和栗子,天下第一好吃炒栗子,无数人仿,就是仿不出来,李和家,除了炒栗子,还有一样应季的,炒鸡头米,一绝,包装就是,新鲜荷叶,红绳系住,炒鸡头米,会撒一点点麝香粉。
老学庵笔记里,陆游也记过这个李和炒栗子,说东京陷落之后,有一回陈福公出使辽国,在燕山,有两个人拿了一把炒栗子送给他们,一吃,是李和栗子,大哭。
…………(我是一条极其正经的分割线!…………
有一部大作,叫《闺艳秦声》,又名《琴瑟乐》,作者,就是那位写了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这一部大作,是蒲大作家35岁时写的,据日本学者考证(--此处也是举报点)
这算是一组歌词,用来唱的,很长,整体曲调,用的陕西调,可以用陕北民歌想象一下,歌词,也极具陕北民歌的神韵。
这组曲词,第一部分,叫幽恨:
截选几句:
……绣到并蒂莲,心坎上好难过,嫂嫂哥哥,嫂嫂哥哥,两口子说话情意多,想是到晚来,必定一头卧。
哥哥今年二十一,娶了个嫂子才十七,年纪比俺小一岁,身量比俺矮二指,偏她早又戴着箍。
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