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归乡,做月饼(3 / 6)
直对不起这酒。
赵沐等人看着一脸认真地莫颜,终于确信她不是在开玩笑。想到寻常人家累死累活一整年,就只买的起三五斤最便宜的葡萄酒,他们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莫颜看出了他们心里的纠结,笑着说道:“你们不要觉得这酒贵,这酒成本太高了,酿出来就是为了赚有钱人的银子。等这果酒的生意做大了,所要上交的商税定然少不了,这大概算是变相的‘杀富济贫’吧。”
莫家有莫清泽在,家里的田地不用交税,不过做生意的话,就免不了了。像香米铺,每年年初得到衙门交二十两银子,这二十两银子就是税银,且这个不是按照店铺的收益收取,而是根据铺子的属性和铺子的具体价值来衡量的。
通常涉及到米粮、盐铁、布匹类的生意,收取的税银要高一些;酒楼、茶楼就低一些,每年十六两银子,秦楼楚馆这种纯属娱乐又属暴利的行业,收取的商税则更高,每年高达五十两。
至于酒类,商税则介于介于米粮和青楼楚馆之间,一年大概需要三十两银子。莫家的果酒会有专门的果酒铺子来经营,要把这些酒推广到全国各地,少不得要把铺子先开到全国各地去。
推广果酒的事情,就由手眼通天的颜君煜负责了。他的生意虽然没有遍布到整个大楚,但是名下的铺面少说有五十家,把莫家的果酒推广开,对他而言就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进展顺利,用不了几年,果酒铺子就会遍地开花,所要上交的商税,自然就更多了。当然,相比获得的利润,这些赋税就有点不够看了。
朝廷收取各种各样的税银,通常有一成用于支付官员的俸禄,五成用于军事,两成用于赈灾以及兴修水利上。大楚幅员辽阔,几乎年年会发生灾害,严重的地方就少不得朝廷支援了,一定程度上,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至于剩下的两成,一部分用于宫廷的一应花销,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备用了,通常在战乱或是天灾不断的时候,拿出来应急。一般情况下,国库处在收支平衡状态,但是出现赤字的情况也不少见。
赵沐等人有那番心里,倒不是仇富,之所以那样想也只是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太大罢了。见莫颜特意给他们解释,那点子酸意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真正的穷苦人家,不说成本如此高昂的果酒,就是寻常的白酒,他们也只是逢年过节才舍得买来喝。这种不能饱肚的东西,本来就是有钱人才会买,现在果酒的价格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