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玄经(2 / 6)
。
白自在乍逢良友。心下甚喜,既急欲询问别来种种,问道:“温三兄,这十年来你起居如何?怎地也不带个信到山东家中?”
温仁厚瞪目道:“你说什么?这‘侠客行’的古诗图解。包蕴古往今来最最博大精深的武学秘奥,咱们竭尽心智,尚自不能参悟艽中十之一二,哪里还能分心去理会世上俗事?你看图中此人。绝非燕赵悲歌慷慨的豪杰之士,却何以称之为‘赵客’?要解通这一句,自非先明白这个重要关键不可。白兄。我最近揣摩而得,图中人儒雅风流……”
当即温仁厚和白自在就壁上的图画和注解争论了起来。
慕容燕不理他二人的争论,自顾自的向壁上看去。只见壁上绘着一个青年书生,左手执扇,右手飞掌,神态甚是优雅潇洒。旁边刻着李白《侠客行》的第一句“赵客缦胡缨”及这一句的注解。
慕容燕知道那壁上的文字是故意误导人们的,其实毫无用处,这间石室奥秘只在绘着的那个青年书生身上。因此便不去看壁上的文字,只向那副图画看去。慕容燕早知这图中的奥秘,因此轻而易举地就看出,构成图中人身上衣褶、面容、扇子的线条,都是人体内息的运行线路。当下寻到了图中笔法的源头,依势练了起来。
这侠客行图刻的秘密说穿了其实一钱不值。常人总是以过去的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为依凭,来学习新的事物。就好比人们学习第二门语言时,接触到新的词汇,总是要参考母语来理解其对应的事物。而想要参透侠客行的秘密,就需要摆脱过去的那些知识经验的束缚才行。
例如现今壁上的这幅图形,其的笔法与世上书画大不相同,笔画顺逆颇异常法。本来不论写字画图,每一笔都该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虽然勾挑是自下而上,曲撇是自右而左,然而均系斜行而非直笔。这图形中却是自下而上、自右向左的直笔甚多,与书画笔意往往截然相反,拗拙非凡。便是一个学写过几十天字的蒙童,便决计不会顺着如此的笔路存想。再加上在图刻旁边又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注解,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不会对其视而不见。照着那些注解参详图形,自是越练越错。因此自龙木二岛主发现侠客岛至今已有四十年,这期间到岛上来的人杰无数,却无一人能参透其中的秘密。
这图中笔画上下倒顺,共八十一笔。慕容燕不过一会儿工夫便一练完,用了些面点茶水,慕容燕信步来到第二间石室。一进门便见剑气纵横,七对人各使长剑,正在较量,剑刃撞击,铮铮不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