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借银(3 / 5)
子满身的憨厚傻呆劲儿,似乎只是在家里,在外头办事儿时候那心思也不少啊。
心里踏实了,就又该忙活起来了。
周氏自然帮不上忙,所以每日就是在家里照看着天天,好在家里各种杂活如今也有来做工的妇人搭手,倒也不至于忙乱了。
河滩地那边的大水汪是按着崔玉的标准修的,土坝加高垒起来,只在边上开了两个口子放水换水。口子里,都还用好几层的纱布固定上。
大伙儿不知道是个什么缘故,但只要能挣到钱,自然也不好追着非要问个明白。
余下的薄地,崔玉也按着片让人修成了田地,因为有淤泥,所以倒也不急着追肥。在进山的那块平整处,赵二石也带了人开始盖起简单的小木屋来。
对于这个小木屋,赵二石是格外上心,从地基到木材全是他一手安排的。做工算不上多精致巧妙,但绝对安全结实,只要不着火,住个十年八年的却是没问题的。
期间,赵二石还抽了三天空,跟着赵小山和崔虎子去县城参加了院试。
院试是州衙的提督学政主持的,也是考取秀才功名的最后一场了。一般寒门子弟极少能走到这一场的,大多都是那些打小有西席先生或是上家学的富贵人家子弟或是官家子弟,所以村里不少人对赵小山跟崔虎子的这次考试都极为看重。
就连早就离了陈河沟村的李氏,都招待了几次专门去探望崔虎子的陈里正。
院试三年才进行两次,所以这会儿赵家全家最主要的事儿可就是陪着赵小山二人去县里了。
临走的时候,除了笔墨纸砚全部备了新的,衣衫帽子还有各种吃食,能带的崔玉都给带了个齐全。就连水壶,都每人带了两个,生怕俩人在下场的三日里饥了渴了引得难受。
当然,看着日头越来越毒辣,天气越来越热,崔玉还专门熬了酸梅汤跟罐头给俩人带上。更是提前嘱咐了俩人,去了县城进场前一定要喝一碗避暑汤,免得进了场人多天热的闹难受。
原本一家人谁都没去参加过考试,更不知道里面的道道,哪个知道准备那么细致?尤其是周氏,早些时候还以为只要带了干粮跟衣裳去就行,如今才知道下场考试竟然这般难。
尤其是等赵二石回来以后说,场上许多人受不得热昏了过去,还有脱水的有闹肚子的,只进行了半场,就由许多学子被拖了出来。
这时候,周氏才念叨了许多阿弥陀佛,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