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似是故人来(2 / 5)
桃林与鱼塘之间的水泥小道慢悠悠骑向地铁站。
途中遇见冯家姆妈,看见若素,拦住她,塞给她一根黄澄澄油灿灿的油条和一块糍饭,“每天一点泡饭哪能吃得饱?去去去,跟我客气什么?快去上班,不要迟到被老板骂。”
说完,冯家姆妈与若素在小道上错身,慢悠悠哼着芦荡火种,往家里去了。
若素回头望一眼冯家姆妈胖墩墩的背影,再看看手里装在塑料袋中的早点,微笑,鼻尖一点点酸。冯家姆妈大约搓麻将赢了罢?平时做人最巴结就属她了。
若素趁热将香脆老油条同糍饭三两下吃个精光,末了犹不忘舔一舔手指,谁管用的是千年老油还是洗衣粉发酵?
然后继续骑车到三十分钟路程外的地铁站,如常刷卡进闸,往市中心去。
若素没有同母亲说她已经失去酒店工作。说了又如何?不过是徒增她的烦恼。若素每天做出上班的样子,不过是到市中心找到书城,席地看一天书,亦或者是在快餐店找一个靠窗位置,看书直到暮色四合。
不是不能留在家门口,只是本地人多多少少,都沾亲带故,无论谁看见她在外晃悠,传到冯家姆妈耳朵里,那就等于传到妈妈耳中,若素不能冒险。
冯家姆妈对若素工作的关心,仅次于若素妈妈。某种角度而言,可能更甚于若素妈妈。毕竟沈家要靠若素的收入,按月交纳房租。
若素在市中心广场站下车,随每天上班的人潮一起,走出地铁站。
青空之下,又是忙碌的一天。
而若素站在地铁出口,却有片刻茫然。世界如此之大,然而何处是她的去处?
先贤柏拉图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若素从来觉得这道哲学命题,对于年轻人来说,太过深刻。不经历过人生波折,世事历练,妄谈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就如同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
可是这一刻,若素前所未有地迷茫。
她可以在母亲面前强颜欢笑,转过身来,却找不到出路。
若素苦笑,觉得梦境成真。她一直在黑暗中奔跑,找不到出口。
冯家姆妈曾经拉着她在楼下讲悄悄话。
“小素,你这样子是不行的。你爸爸常年在外出车,久久才回家一趟,你一个女孩子,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妠妈妈,太吃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