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3 / 5)
响。
报纸上可以打广告,钱,请依旧去向户部缴纳,拿了收款凭证来发布你的广告。
消息闭塞,交通不便?
不要紧,各地报馆报纸互换,消息自然就流通了。
这样一来,南来的北往的,想知道什么,去买各期报纸来看就知道了。
江湖上的包打听表示:丞相这是摆明来抢生意啊。
消息一流通,信息一公开,一些原本拥有优势的人群便渐渐失去了他们固有的优势,不得不参与到一些原本他们不屑于竞争的领域去竞争。
不给丞相面子?
好呀,丞相大人直接让你们颜面扫地。
到了这个时候,许多人也终于回过味儿来了,如果当初那些世家豪门慷慨一点允许国家去抄录书藉的话,丞相的这些后招儿估计不会如井喷一样出现,可是他们很不给丞相面子,以难题来为难丞相。
丞相一生气,好嘛,直接无差别攻击,大家一拍两散,都别玩了。
想想当初的红衣大炮,丞相楞能让它一研究就许多年,保密手段绝对到家。
如今井喷的这些技术、工具等等,丞相原本也是可以按部就班让它们再缓一些出来的,可是丞相一生气,后果很严重!
国库有钱,皇帝想施行什么政令的时候便会容易得多,毕竟并不劳民伤财。
孟三公子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他真的认为自己的父亲大人在敛财上的确是有着别人没有的一套。
有了父亲的努力,他这户部尚书当得完全没压力。
相应的国家邮局也应运而生,原本属于国家的驿站功能被很好地应用到民生上,极大的便利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文昌帝始明白,相父曾说过的先军用再民用的道理。
红衣大炮阻敌于国门之外,而炸药却可用于开山炸路。
丞相说“要想富,先修路”。
先解决吃饭问题,再解决出行问题,一步一步走出富民强国之路。
随着时间过去,大比之年再次来临。
这一次,策问依旧——“农业生产技术对国民生产力的价值”。
而这一次,终于有亮眼的答卷出现。
以农为本,这四个字,第一次被考生明确写了出来。
而以兵强国这个方针则被同科的武举人提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