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部分(5 / 6)
,过了片刻,却听见细微的敲窗之声,原来是下雨了。他们这间屋子,原本北窗之下种了有梧桐与芭蕉,最宜于听雨。不过这时候梧桐树自然还没有长叶子,而芭蕉去年的枯叶,也早就被剪尽了。所以雨点直接就打在窗子的玻璃上,没一会儿,雨下得更大了,而屋子里的电灯虽然只管亮着,但是晕黄的灯光,伴着窗外不远处,树木被风雨声吹吹动的声音,到仿佛古庙孤灯一般,听在耳中,别有另一种凄凉之意。
秦桑倒想起最初新婚的洞房之夜,也是这样一人冷雨潇潇的晚上。那时候她心境更如死灰一般。易家是所谓的文明家庭,虽然婚礼还是依了旧俗,不过她与易连恺在结婚之前,却是见过几次的。不过每次见面的时候,总会有其他的人在一块儿。时代的风气是举行婚礼之前的未婚夫妻见面,那是一定要带上各自的朋友。一来是未免尴尬,二来是虽然西方的风气盛行,世代簪缨的大户人家,却还是多少带着点守旧的做派,不作兴千斤小姐独自出门。所以每次和易连恺在一起,都是花团锦簇,一大屋子的人,偶尔上大菜馆子去吃西餐,也免不了有很多朋友在场。
所以直到婚礼之后,秦桑才是第一次独自见到易连恺。那时候除了新嫁娘的娇羞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惶恐和茫然。将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她是委实没有半分把握。若是嫁给旁的人,纵然不至于举案齐眉,可是她也不会觉得这样的不踏实。易家虽然是新兴的人家,可是这样动乱的年代里,又是这样一个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嫁到这样的人家里来,当时心里尽是忐忑不安。
幸好那天易家的客人多,虽然礼节繁复,可是办婚事的人家,自然极是热闹,而且这一热闹,一直到了半夜时分还没有安静下来。那个时候秦桑心里,总觉得七上八下的。虽然做新娘子只能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而娘家带来的几个女仆,也将涌到洞房里来围观的女客们,敷衍得极好,可是到了半夜时分,前面戏台上唱的戏,隔得老远老远的一声半声,传到后面来,倒想是很多年前她同父母一起去明园看戏。明园的戏台子还是搭在水上,隔着半个明湖,那锣鼓喧天和戏子婉转的歌喉,就像隔着一层轻纱似的,又飘渺又清冷,再热闹的戏文听在耳朵里,都觉得有一层疏离之意。
她坐在那里,听着前面飘渺的歌声,一句半句断断续续传来,心底下只是一片茫然,像是一脚踏空了,总没个着落之处。一直到了夜深人静时分,风雨之声渐起,可是前头的欢声笑语,愈发的明显。那个时候她在想些什么呢?大抵是什么都没有去想,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