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1 / 4)
冬天来了,法国松了一口气,这个季节的地中海地区,明显不适合作战。温暖多雨的冬天,对于行军打仗来说,实在是要命的事情。至于面对大西洋方向的海域,冬天来了就更让人放心了,动不动就是大雾天气,风高浪急的,这个季节很少会有人从海面上攻打过来。
驻扎在西班牙的大明军队,现在对法国来说是最现实的威胁。好在有比利牛斯山脉这道天险,法国军队抢占了主要的山口,对可能即将来犯之敌,必将给以迎头痛击。
当然了,这是法国内部的说法,实际上法国军方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就算有比利牛斯山脉为天险又如何?没有强大的海军,没有坚固的海防,就法国这个地形,人家随便从哪里登陆,法军也只能被动迎战。至于说到气候,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俄罗斯人和拿破仑表示不能认同。)
孔代在西班牙的惨败,给法军的打击太大了。绝对优势的兵力之下,明军不过是一次反击,整个联军就崩溃了。其中值得总结的经验很多,可以肯定的是,大明陆军装备和战术都全面超越了这个时代。尤其是其军队的素质,更不是这个时代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可以比拟的。
这种悲观情绪,
法军名将蒂雷纳被招进宫内,询问关于这场战争的走向。面对皇帝的质询,蒂雷纳只能苦涩的表示。尽量争取与大明和谈吧。哪怕多争取一天的时间也是好的,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唯一获胜的机会就是在敌人登陆的时候,发起最猛烈的一击。但是现在这个战术很难实施,因为不知道敌人会从哪里登陆。考虑到法军的实际情况,稳妥的办法就是集中一个重兵集团,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等待明军的登陆。然后进行一次本土上的决战,处处布放等于没有防备。这么说的理由很简单,明军太过强大了。兵力少了不起任何作用。
就眼下的战局来分析,蒂雷纳主张主力云集法国中部,比利牛斯山脉方向反而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因为地形的缘故,明军也不可能派出大军来攻打那个方向,因为后勤补给肯定要出问题的,毕竟不是冷兵器时代了,现在的明军作战有很明显的特点,对后勤非常依赖。这一点。看看明军在西班牙登陆之后就能明白,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做战争准备。蒂雷纳还指出。这种站前周密准备,不动则已,一动则雷霆一击的战术,充分体现了明军的作战思想。同时还指出,经过情报人员的观察发现,明军的军队纪律和士兵素质。远远高于当今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他们或许身体不如欧洲士兵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