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 / 4)
伤筋动骨一百天,梁平山就在这医院这么住下来了。
既然在医院住了下来可不得让人陪着,赵春娥没有办法就天天在医院里照顾他。
以前周末梁一宁没事都待在学校里,现在没课了也开始往学校跑,帮赵春娥打打下手,减轻负担,周末梁平川都是梁一宁照顾的。
有时梁一静下班了也过来看看,可这肚子越来越大,来了怕出点什么意外,梁平山和赵春娥都不放心。医院又不是什么好地方,细菌多,万一传染上了感冒了就不好了,所以梁一静来了几次就不让她来了。
这就辛苦了李嘉明一有空就得往医院跑,特别是刚刚住院的一个一个礼拜,他基本上是泡在医院的,梁平山行动不便每天基本上都在打消炎的针。
毕竟梁平山一个大男人的,赵春娥老一个人伺候不过来,上厕所啊之类的照顾起来都不是很方便。
后来就好些了,每天骑车给梁平山和赵春娥送个饭就差不多了。
周末的时候就是梁一宁照顾梁平山,梁一然还在上初中,周末了赵春娥得回家安排一些事情,不可能每个礼拜都让梁一然来市里,要是都来城里了哪里住得下。
医药费采石场倒是二话没说的全给报销了。以后的赡养问题也谈好了,就是一次性补偿两千百元钱,还有住院期间的营养费三百,一共两千三百元钱。另外,梁平山人缘好,工地上的工友也自发的每人凑了些钱,有两百的样子吧。
事已至此也是无法改变了。
这算是很不错的了,那时候才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工人的基本工资也就一两百左右的一个月,采石场的零时工也就一百来块的样子吧。
这赔偿可比李嘉明他们预计的乐观,这梁平山终于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了,这笔钱够他们姐弟上学了,梁一静的户口没用到什么钱,先前他们还存下有一点,到梁一宁高中的时候,梁一宁就工作了,这日子也还算有盼头儿。
梁一宁倒是更倾向于让采石场跟着生活水平赔钱,不一次性赔付,这样看起来确实还算可观,但是物价上涨以后就不值什么钱了。这样赔付钱开始是少了点,可以以后会好的,养老也有点保障,这梁一宁自然了解,可是赵春娥理解不了啊,再说采石场也不实际,这才作罢。
秦观看着梁家的情况或多或少的也帮助了一些,梁一宁说不上万分感激却也是对他好礼相待的。
过了那么一个礼拜,梁平川和刘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