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书库 全本 搜索 轨迹
民国之文豪崛起

980【家访】(1 / 4)

    抗战时期的教育发展,有两个最为显著的成就——

    第一,国家教育重心,由战前的高等教育,逐步向初等教育转变,主要是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的普及。

    国府明令规定:每乡镇设中心小学,每保设国民学校,均包括儿童、成人、妇女三部分,使民众教育与义务教育打成一片。

    当然,不喜欢国党的朋友,也可以喷国民政府是在甩锅。因为初级教育属于地方自办,主要经费由地方自筹,中央政府每年只拨发一定数额的补助款。

    不过在1940年以后,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行政院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又出台规定,将初等教育经费列为“特种基金”纳入预算,并严禁地方政府擅自挪用。这一举措,极大的提高了初等教育普及率,中央政府也相应的增加了初等教育经费。

    第二,中高等教育,由战前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平民教育转变,一定程度打破了知识垄断。

    以前能读大学的,除了师范专业以外,基本上都属于有钱人家子弟,至少也得出身于小康家庭,寒门大学生少之又少。

    但在抗战期间,由于大量学生随学校内迁,很多都失去了生活来源。别说让他们交学费,就连解决温饱都够呛。

    于是国府采取“贷金”制度,说白了就是给学生发放助学贷款,这些贷款其实是不用偿还的。到后来,“公费生”取代了“贷金”制度,公立高中等学校直接由政府负责养学生。

    贷金制和公费制,让无数贫寒子弟能够免费读中学、读大学,这种情况在战前是不可能出现的。后来60年代到70年代的社会中坚力量,不管是新中国还是台湾,大部分都受惠于战时教育的贷金制和公费制。

    虽然学生们普遍吃的是垃圾伙食,但至少能勉强吃饱饭,至少能读书不是?这方面真不能苛求太多,毕竟国家财政困难,光是每年养学生的钱就够养几个精锐师了。

    整个全面抗战期间,教育经费仅次于战争经费,甚至远远高于发展农业和工业的预算。

    所以陈立夫后来才有底气说:“我自问七年教育部长,对得起国人。”

    可以想象当年的情景,从国府高层到社会底层,中国人在咬牙坚持抗战的同时,拼尽了全力发展教育事业。就好像一个穷苦人家,在外面受欺负,家里也饿着肚子,却勒紧裤腰带供孩子们读书——似乎这样就能看到一丝对未来的期望。

    这种教育工作不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小说

大奉打更人 言情 / 完结
大奉打更人
卖报小郎君
《大奉打更人》1-12册实体书已在天猫、京东、当当全平台发售。 这个世界,有儒;有道;有佛;有妖;有术士。 警校毕业的许七安幽幽醒来,发现自己身处牢狱之中,三日后流放边陲..... 他起初的目的只是自保,顺便在这个没有人权的社会里当个富家翁悠闲度日。...
12-13
我只喜欢你的人设[娱乐圈] 言情 / 完结
我只喜欢你的人设[娱乐圈]
稚楚
作品简评: 因为一次现场“追星”,夏习清全凭一张脸红遍全网,也在当天被自己的爱豆戳破天使外表下的真面目,出场即翻车。一夜走红后的夏习清和偶像周自珩一起出演高难度密室逃脱真人秀,在烧脑游戏中针锋相对,在戏中戏的过程中接纳真正的彼此,撩拨与拒绝被撩的拉...
04-11
星汉灿烂,幸甚至哉 言情 / 完结
星汉灿烂,幸甚至哉
关心则乱
文案 许多年后,她回望人生,觉得这辈子她投的胎实在比上辈子强多了,那究竟是什么缘故让她这样一个认真生活态度勤恳的人走上如此一条逗逼之路呢? 虽然认真但依旧无能版的文案:依旧是一个小女子的八卦人生,家长里短,细水流长,慢热。 天雷,狗血,玛丽苏,不喜...
04-12
大王饶命 言情 / 完结
大王饶命
会说话的肘子
灵气复苏了,吕树眼瞅着一个个大能横空出世。然后再看一眼自己不太正经的能力,倒吸一口冷气。玩狗蛋啊!……这是一个吕树依靠毒鸡汤成为大魔王的故事。
05-20
小清欢 言情 / 完结
小清欢
云拿月
全一中的女生都知道,乖戾嚣张打起架来不要命的第一名陈让,对隔壁敏学私立高中的齐欢没有半点好感。   只是那时她们不晓得,陈让自己也不晓得——   在后来无数个躁动难安的夜晚里;   他会情难自抑地,肖想她一千一万遍。   **男女主双学霸/躁动小甜文...
04-13
初三的六一儿童节 言情 / 完结
初三的六一儿童节
蛇蝎点点
上个世纪80年代的香港,帮派横行霸道,社会治安不良,警界暗藏腐败。著名的“三不管”地区蛟龙城寨(原型为九龙城寨)更是鱼龙混杂,驻扎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帮会。 骁骑堂的金牌打手夏六一,奉大佬之命,开电影公司洗钱。女主是大嫂,男主是被威胁的当红明星,导演...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