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②章 (4)(1 / 24)
,一碗水总端不平,家长里短,无非是多一分少一分的争执。
司藤笑起来:“秦放,你这是当局者迷啊。”
“你太奶奶是四川靖化县人,因为饥荒流徙囊谦,家人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她一个人,后来她随夫到江浙做生意。哪来的妻弟和妻舅?娶一人尔,非娶一族,既然这么发牢骚,就说明你太奶奶的娘家,确实是一个丁口不少的家族。这跟囊谦之说,差的未免也太远了吧?”
40、第⑨章
秦放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自己的太爷爷和太奶奶,在他看来,就是最最普通平凡的作古的老人,难道,他们也会有秘密?而且,这秘密还和司藤有关?
匪夷所思,堪称荒唐。
司藤说:“我被埋在囊谦,你恰恰要去囊谦给所谓的先人磕头。我认识邵琰宽,而他的厂子曾经跟你太爷爷所在的镇子有过生意往来,你觉得这只是巧合吗?反正我是不信的。你父亲让你去囊谦,不会让你挨家挨户去找,有没有给过你什么线索?”
秦放犹豫了一下:“父亲说,可以找一个叫贾贵宏的人——囊谦一带是藏人聚居区,汉人很少,所以即便已经过了很多年,仔细打听还是不难的。没想到的是,前几年的玉树地震波及囊谦,很多村子已经迁址了。这个贾贵宏……你认识吗?”
司藤显然对这个名字相当陌生:“只有名字吗?还说过什么,这个人是做什么的?”
“说是曾经做过黄包车夫……还有,他在家里行三,人家惯常称呼他叫贾三。”
司藤没再说话,不过,从她的表情来看,这个贾三显然是个突兀出现无迹可寻的人物,秦放还想说什么,手机突然响了。
是单志刚打来的,他说,之前秦放委托他的,要打听邵琰宽后人的事情,已经有眉目了。
***
邵琰宽的后人,其实就是他大房那一支,一直留在上海,甚至,受了老一辈“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影响,一直就没离开过老黄埔区这一带。
打听下来,际遇不是很好,但也不至于落魄潦倒,曾孙叫邵庆,三十来岁,在上海有名的美食街云南路有一家二十平米不到的小门面饭店,兼做盒饭外卖。
秦放和司藤赶到时,是第三天中午,午市外卖最忙的时候,邵庆衣服外头围了件围裙,坐在柜台里接外卖电话:“哪幢楼?是莱福士后面那个?宫保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