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适逢其会搞破坏(5 / 6)
着不免感叹道,“儿子从前只觉得生在帝王家,必定享尽了世间所有好东西。却没料到,连一碗普通小食也未必有呢。可见人到底还是应该多走多看。书上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诚不我欺!”
“说得不错。”皇帝看着他的眼神十分满意,“你能想到这些,已经难得了。那小食宫里怎么又有了呢?莫非你让御膳房的人去学来的?”
“御膳房的那些人迂腐之极,说是难登大雅之堂,不肯去学呢。我想到父皇坐拥万里江山,却连一份小食都吃不到,就不免生气。”赵瑢道,“后来同七弟说起,他说我既然有孝心,何不亲自学了做给父皇吃?民间小食不配供上御桌,可儿子做给父亲吃的东西,却没这么多讲究。”
“皇上还不知道吧?”郑贵妃亦在一旁道,“璨儿那孩子是极有孝心的,每年太后生辰时,都会熬夜准备,给太后煮一碗长寿面呢。咱们天家缺什么?缺的不就是这份好意头和孝心么?”
皇帝闻言微微点头,“不错。那就让人端上来吧,朕倒要看看,你亲自做出来的东西,是个什么样子。”
言语间还是不信赵瑢能做好,只是这份心意难得。毕竟他素性骄傲,能主动下厨已经十分不易了。
结果端上来的东西,倒比皇帝想象中要好得多。他尝了一口,又鲜又嫩,不由点头道,“不错,朕本来还怕你做的东西不能入口呢。如今看来,不输御膳房的大厨啊。这是什么吃食,倒是新鲜。”
“回父皇,民间叫它豆花。是用黄豆打磨成浆,再用卤水点成。”赵瑢道。
郑贵妃道,“臣妾虽然没吃过这豆花,却听说过一句俗语: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可见即便是民间,也藏着大智慧呢。”
皇帝“嗯”了一声,低头吃东西。宫中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这一次餐前谈话,就到这类为止了。
吃完早膳回到本初殿,批了一会儿奏折,皇帝问王立心,“何相是哪一日病的?太医院那边怎么说?”
御前伺候,最要紧的就是随机应变,临时答对。能够坐稳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得到皇帝的信任倚重,王立心自然对这些皇帝可能关心的事烂熟于心,略想想便道,“回皇上的话,是上月初十。太医院那边派过三次太医,说是一次情况比一次差,何相年纪毕竟大了。”
“朕记得,何相是太宗朝中的进士?”
“是,宣德十六年。中的是一甲第三名,探花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