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3 / 7)
会被动摇。只不过这样一来,他们势必需要正面抗下一次皇帝的怒火了。
对此,四位大人都苦笑不已。别看他们已经位列宰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只要那“一人”还在,就永远只能受制。现在还能维持平衡,不过是因为皇帝是个英明帝王,双方都不希望陷入苦斗之中。
可如果皇帝被激怒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谁也不知道。
然而实际上,就算是没有被激怒的皇帝,也并不好惹。将那些狗屁不通的奏折交给宰相们去处理之后,剩下的,赵璨也没有打算放过。
他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既然对方的提议还算合理,而且他们所说的地方也的确需要人手,那就将倡议者本人送过去吧!反正因为平安是御前红人的缘故,为了不触怒皇帝,他们挑选的地方和差事看上去都十分不错,想来也不会介意自己前往。
……才怪!
京官和外放官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待遇。有句话说“京官大一品”,便可见其中的差距。
且不说京城繁华,留在这里各种条件肯定都比外放更好,而且还不需要长途跋涉。单说留在京城机会更多,就是外放远远比不上的。
皇帝日理万机,精力其实十分有限,能够让他记住的人并不多。要么是经常在面前刷存在感,给他留下印象。要么就只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他不得不记住。这两者哪一种更容易自不必说。
而且京官升职也是所有官员之中最快的。因为不管有什么成绩都能被朝廷看到。而外放之后,除非是管辖的境内出了什么大事,否则基本都传不到京城来,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吏部考核程序升职。
总而言之,即便是重臣,也不愿意外放。哪怕是去做一省巡抚呢?权力固然极大,而且掣肘也不多,但是远离中枢,远离帝王,不能及时掌控朝中的种种变化,谁知道三年之后朝堂上会是什么情形?或许再回去的时候,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但凡仕途上有些野心的人,就都会想方设法留在京城。而能够在平安这件事上表现得这样急切的,很难说会没有任何野心。
然而皇帝金口御笔,事情处理得又没有任何错处,空缺的确有,也需要能干的人去补上,这是他们自己说的,皇帝让他们去,是一种信任和恩宠,除了谢主隆恩之外,没有任何选择。
然而赵璨的这种处理办法,倒是将大臣们的火气给激起来了。
他们终于意识到,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